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两步合成工艺,通过化学共沉淀工艺制备β-Bi_2O_3纳米颗粒;经室温原位还原硝酸银,制备不同包覆量纳米Ag负载的Bi_2O_3(Ag/β-Bi_2O_3)光催化剂颗粒。对该光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废水在可见光下评价其光催化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纳米Ag均匀包覆于β-Bi_2O_3颗粒表面,其中β-Bi_2O_3聚集体的颗粒尺寸约30nm,而分散的纳米Ag晶体约为20nm。紫外可见光谱(UV-vis)谱图表明Ag/β-Bi_2O_3复合材料的带隙能比纯相Bi_2O_3要小,对可见光利用率相应增加,光催化性能随之增强。其中以2.0%(质量比)Ag包覆β-Bi_2O_3颗粒的光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微晶PSZ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ZrO2-MgO-Y2O3系和ZrO2-MgO-Y2O3系均匀超细活性粉末,经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设计,获得了固溶湿度小于等于1550℃且致密烧结的微晶PSZ复相陶瓷,其常温抗弯强度为766MPa,断裂韧性K1c为12.5MPa·m^1/2。研究了MgO和Al2O3以及1100℃热处理时间对材料显微结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亚鲁 《陶瓷学报》1999,20(1):32-34
本文研究了不同Al2O3含量掺杂对生晶(Y,Mg)-PSZ材料的烧结性,晶粒尺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少量掺杂Al2O3对材料上述性能有明显影响。Al2O3既可抑制晶粒长大,又使常温力学性能有所改善;(2)过量添加Al2O3在抑制晶粒长大的同时,也阻碍了烧结致密化,但对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湿化学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粉体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超细二氧化硅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其制备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综述了目前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粉体常用的两种湿化学法,即化学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并从反应机理、工艺控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从而为综合改善制备的工艺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徽乳法等三种湿化学方法在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结合各方法的特点,从反应机理、工艺控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Y—TZP陶瓷材料的近期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Y2O3稳定的四方氧化锆多晶体(TZP)材料的发展情况。主要岂以下四方面来叙述:(1)原料和制备工艺:(1)组成优化和低温烧结;(3)换制低温老化和改善高温力学性能;(4)耐磨性。  相似文献   
7.
BaTiO3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 -沉淀工艺制备BaTiO3 纳米粉体 ,探讨了沉淀剂NaOH溶液浓度对制备BaTiO3 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提出了溶胶 -沉淀法合成纯相BaTiO3 的反应机理。并对沉淀水洗后的湿凝胶进行表面改性 ,探讨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溶剂脱水过程对粉体团聚程度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Y2O3、MgO复合稳定微晶PSZ陶瓷热处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工业级ZrO2作主要原料,利用机械球磨混合工艺,在Y2O3-MgO-ZrO2-AI2O3四元体系中,利用MgO、Y2O3的复合稳定制备出微晶(Y,g)-PSZ/MgAI2O4陶瓷。探讨了热处理工艺过程对材料力学性能、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铁电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铁电陶瓷薄膜的化学制备方法,及薄膜材料在结构表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Bi(NO_3)_3·5H_2O、ZrO(NO_3)2·2H_2O为原料,NH_3·H_2O为沉淀剂,采用反相滴定化学共沉淀工艺制备Zr掺杂Bi_2O_3基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模拟有机染料废水在可见光下评价其光催化降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掺杂Bi_2O_3纯相比,Zr掺杂Bi_2O_3仍为β-Bi_2O_3相组成,晶粒尺寸减小,颗粒大小约20nm。共沉淀合成使Zr组分均匀进入Bi_2O_3晶格形成固溶体。随Zr掺杂量增加,晶格畸变使样品紫外-可见吸收峰红移,带隙能减小,光催化性能增强,其中以Zr与Bi物质的量之比为20∶80的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该样品在可见光下照射1h对甲基橙降解率达96%,降解速率为16.74mg/(h·g),是商品P25型纳米TiO_2的41倍。Zr掺杂Bi_2O_3对甲基橙的降解以光生空穴直接氧化为主,光生电子与氧反应生成·OH的氧化为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