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22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linsulf-Do装置经多年运行,反应器冷却盘管发生失效,对反应催化剂整体更换后装置运行良好。由于频繁停电导致催化剂积硫影响了活性,本文针对催化剂积硫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一些除硫再生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金芳  龚卫民  贾国利 《炼铁》2008,27(3):45-47
对迁钢1号高炉(2650m3)喷涂后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制定科学的开炉方案,采用合理的送风和装料制度,及时排放渣铁,1号高炉开炉后3日内炉况得以恢复,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了顺利开炉、快速达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模拟高炉块状带内矿石还原过程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根据实际高炉料层的运动升温及煤气成分的变化情况,设计了模拟矿石在高炉块状带行程的试验方法,建立了能够实时监测料层压差和矿石还原度的试验装置,给出了矿石逐渐升温还原对料层透气性影响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实测了某高炉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混合矿石在逐渐升温过程中的料层压差和还原度变化,得出逐渐升温还原后的粉化指标和料层压差增加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原有的低温还原粉化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合用于判断高炉整个块状带内矿石还原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更有利于评价矿石性能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试验还研究了原始粒径、还原失重、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加热、转鼓、泡水对矿石粉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炉上部悬料是高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影响高炉的顺行与高产。块状带压差反映了高炉上部悬料的可能性,更精确地计算块状带压差对高炉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块状带压差计算结果更符合高炉实际,在原有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了高压操作与料柱透气性、高炉顺行之间的关系;以迁钢2560m3高炉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高炉块状带压差的实测值相符。研究发现:随着顶压的提高,炉料孔隙度、粒径变化对块状带压差的影响幅度越来越小。将该模型应用于处理高炉上部悬料问题时,根据实际炉况计算出在不同顶压下块状带压差随鼓风量的变化曲线,预测操作过程中块状带压差的变化趋势,为定量化处理高炉上部悬料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TiO2对炼铁高炉渣黏度的影响,用Brookfield DV-Ⅱ型黏度计对五元渣系CaO-SiO2-7.5%MgO-15%Al2O3-TiO2(w(CaO)/w(SiO2)=1.18)炉渣的黏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1 773K时,随着w(TiO2)的增加炉渣黏度降低;同时用傅里叶光谱仪分析炉渣结构发现,随着w(TiO2)的增加,[SiO4]4-四面体离子结构逐渐解聚,这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特征,表明TiO2可提供促进解聚的氧离子。  相似文献   
6.
有色金属作为中国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行业资本结构为理论基础,以2012年至2021年间中国沪深A股有色金属行业持续经营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增长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有色金属行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低增长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程度显著高于高增长企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有色金属行业较高的存货资产占比和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和营业利润率。对此,有色金属行业需要科学选择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提升企业价值,助力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多座高炉碱金属富集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模拟高炉碱富集区域钾、钠对焦炭劣化影响的试验,发现碱富集区域钾蒸气在焦炭上的吸附能力和破坏性都远大于钠,认为高炉现场应严格控制入炉钾负荷,建议将高温下抗碱金属蒸气破坏的能力作为焦炭新增的质量指标,并提出了入炉碱金属上限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炉内硅的来源和硅在高炉内还原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高炉低硅冶炼的现状,提出了高炉低硅冶炼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磨煤时间对混煤热解和燃烧性的影响,采用原始粒度组成相同的原煤,按照挥发分质量分数进行混煤,将混煤分别磨制2、4、6和8min,利用热重分析法分析混煤在氮气条件下的热解和空气条件下的燃烧。结果表明,混煤在低温段的热解主要是神华烟煤的热解过程,不受磨煤时间的限制,在高温段,混煤的损失质量均随着磨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混煤的着火温度随着磨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燃尽温度随着磨煤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失重速率曲线随着磨煤时间的增加向低温区移动,最大失重速率峰随着磨煤时间的增加出现小幅上升,最大失重速率峰对应的温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炉喷吹煤可磨性的问题,研究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以不同质量配比搭配后的混合样可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卡方检测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混煤可磨性指数与加权可磨性指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卡方检测证明2种单煤混合样的可磨性指数具有线性加和性;然后在-0.074mm的粒度下,根据粒度指数的概念,混煤的粒度分布并没有加合效果,这与两种单煤的可磨性指数差异大小有关,试验证明:可磨性指数差异较大的两种煤混煤研磨,在较细的粒级范围内粉碎方式倾向于表面粉碎,难磨煤对易磨煤的粉碎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