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复合铁盐、石灰、磷酸盐、PAM对含砷废水进行除砷实验探究,结果表明:在复合铁盐加入量为2%~3%,磷酸盐加入量为3%~4%,石灰加入量为5%~20%,调节pH为7~9,PAM加入量为1%的条件下,废水中砷含量从1018 mg/L降至0.32 mg/L,除砷率达99.968%。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0.5 mg/L)的要求,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能达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规定的含量1.2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轨迹规划研究是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问题,目的是使机械臂末端平稳地完成一定的作业。本文利用MATLAB建立了六自由度机械臂虚拟样机,在虚拟样机的基础上研究轨迹规划问题。采用D-H模型对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分析、求解,分别用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和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建立的虚拟样机结构合理,规划方法可以提高机械臂的作业效率,为机械臂操作提高理论指导,为后续机器人更复杂的运动仿真与路径规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蒲公英黄酮(dandelion flavonoids,DF)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材料,制备蒲公英黄酮-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DF-CS),测定添加DF后复合膜物理性能、抗氧化性、抑菌性的变化,并使用DF-CS复合膜包裹冷鲜鸡胸肉,通过对鸡胸肉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研究复合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目前硫酸钾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磷石膏、钾长石制备硫酸钾的新工艺构想,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下焙烧,硫酸钙分解率达85.56%时,钾转化率可达92.17%,继续升高温度,二者没明显变化.焙烧温度低,易实现磷石膏分解率要求,同时生产硫酸钾和硫酸,更具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任雪娇  夏举佩  张召述 《非金属矿》2012,35(2):12-14,27
以煤矸石为原料,经机械活化、热活化、酸浸提铝,酸浸液利用Fe3+、Al3+水解pH值的差异分离铝铁,制备氢氧化铝。研究了煤矸石预处理条件、酸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煤矸石中铝溶出率的影响机理,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20min,浸取温度95℃,浸取时间4h,液固质量比3,硫酸质量分数40%。此条件下煤矸石中Al2O3的溶出率达到81.8%。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求钾长石、磷石膏制备硫酸钾的机理,以钾长石、石膏、氧化钙为原料,通过XRD图谱及钾溶出率分析研究了n(钾长石)∶n(CaSO4·2H2O)∶n(CaO)为1∶1∶(2~16)配料的热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最适宜物料配比为1∶1∶10,在此配料体系下,焙烧产物中硅酸钙有CS、C2S和C3S三种,其组成、比例与体系的反应温度有关,硅铝酸钙盐只有C2AS一种,无C3A生成,与文献报告不一致;置换生成K2O的反应有2种途径,当温度低于1100℃时,置换反应发生在KAlSi3O8与CaO之间,超过1100℃时,则KAlSi3O8与CaO和KAlSi2O6与CaO的置换生成反应共存;温度低于1200℃时,置换出的K2O不能结合为硫酸盐,而是以气态的形式逸出;温度高于1200℃时,可溶性钾盐以K2S2O8形式存在,无K2SO4成分.TG-DSC实验结果表明:体系置换反应起始温度约为1000℃,1100℃以后反应激烈进行,与不同温度下XRD图谱分析结果相吻合,高温下体系失重的原因是K2SO4转化为K2S2O8释放出K2O并以气态逸出所致.  相似文献   
7.
8.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遵循高职院校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能力要素的融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注重主题的突出性、内容的新颖性、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传统教材存在体例格式较为固定,内容脱离产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能满足教学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活页式教材开发就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主要方向,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内容的灵活取缔,在形态上体现为以职业能力为基本教学单位,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问题解决策略和职业规范等均被有机整合到各条职业能力。活页式教材采取模块化结构开发,强调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融入学生获得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组建校企协同的混合式教材开发团队、开发活页式教材编写的范式,拟定高职学校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总结完善,为后续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方法与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无害化处置装置中,通过机械搅拌和添加碱性药剂的方法来破坏磷化铝残渣外部的包裹层,使磷化铝进行水解释放,再添加氧化剂(双氧水),使残余磷化铝水解释放完全。结果表明:当磷化铝残渣与水质量比为1∶3,生石灰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40%,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180 min时,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余热锅炉排污废水或者循环碱液质量比为1∶2~1∶3,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180 min时,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混合液质量比为1∶3,余热锅炉排污废水与循环碱液质量比按2∶1混合,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60 min时,就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混合液质量比为1∶3,余热锅炉排污废水与循环碱液质量比按2∶1混合,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温度为85℃,pH值为12,机械搅拌30 min时,就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  相似文献   
10.
含砷污泥是含砷废水通过化学沉淀法处理产生的一类产物,此类废物含砷量高且危害程度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解决此类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采用水蒸气、双氧水、磷化铝处置残渣、复合铁盐、石灰、水泥等药剂对含砷污泥进行稳定化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熟化3 h,双氧水加入量15%,磷化铝处置残渣加入量100%,复合铁盐加入量为15%,石灰调节pH值为10~12,水泥加入量为30%,养护时间7 d的条件下,含砷污泥中砷含量从1280 mg/L降至0.56 mg/L,除砷率达99.96%。固化体中砷的浸出浓度低于GB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砷浸出质量浓度(1.2 mg/L)的填埋限值,实现了含砷污泥的无害化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