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兰叶深  周燕飞 《机床与液压》2019,47(10):119-122
为解决高速开关阀响应速度和大流量之间的矛盾,设计一种先导式结构的高速开关阀。先导控制阀采用高频响大流量的2D数字伺服阀,主阀则采用滑阀结构,并通过并联阀口双节流边的输出结构来提高开关阀的流量。在阐述该开关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对该阀进行了零位泄漏特性、阀口流动特性以及阀芯动态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为15 MPa时,阀口开启时间为16.75 ms,关闭时间为25 ms;在开关阀的阀口压力差为2 MPa时,该阀的输出流量约为3 100 L/min。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了一种层流比例调压阀,论述了该阀内部的压力调节结构,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最后搭建测试试验装置,采集相关特性曲线来对该阀的动静态调压特性进行研究,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不同的系统压力作用下,该阀输出呈线性变化的压力,同时,在输入5 MPa系统压力作用下,阀芯全开口状态时的出油口压力动态响应时间仅为2.2 s。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伺服阀的大流量,采用了2D阀的结构方案.2D阀利用伺服螺旋机构将阀芯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芯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伺服阀的液压功率放大.采用步进电机作为电-机械转换器来驱动阀芯转动,为使阀芯获得较大的扭矩,采用了较大的传动比.设计了零位保持机构保证了伺服阀工作的稳定性和零位调节的精确性.对伺服阀的阀芯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理想,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2D结构的大流量伺服阀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产品样机试验,研究该阀的泄漏特性、空载流量特性以及阀芯运动过程的动态特性,并结合试验数据阐述了大流量2D伺服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该阀在单边压降为3.5 MPa时,流量可达到1000 L/min,并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且频宽约为120 Hz.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除振动或其他不确定因数对开关阀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先导自锁式高速开关阀的设计方案。该阀采用二级驱动的先导控制方式,并设计机械自锁的结构使阀在失电或未开启的状态下能够实现自锁,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优化其性能,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上建立了主阀芯开启时的运动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阀的动态响应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轴承缺陷图像存在的光照不均匀、整体对比度低、缺陷细节模糊等问题,结合鲁棒主成分分析和视觉显著性,提出一种新的轴承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鲁棒主成分的基础上,采用广朗日乘子算法计算稀疏矩阵,并根据稀疏矩阵计算缺陷区域的视觉显著值,生成凸显缺陷区域的显著图,然后,利用Otsu法对显著图进行缺陷分割,得到缺陷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显著突出轴承表面缺陷区域,实现对轴承表面各类缺陷的有效检测,与其他几种显著性检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查准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8.
对AZ91镁合金进行了固溶+不同深冷处理时间+时效的复合工艺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仪、万能试验机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研究了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AZ91镁合金经410℃8h固溶+(-196)℃12 h深冷处理+180℃8h时效复合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超声表面纳米化(UNSM)技术表面修复的工作原理。采用UNSM技术修复滚动轴承内外圈的滚道。通过光学显微镜、硬度仪、表面粗糙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经UNSM技术修复的轴承内外圈滚道。结果表明,修复后的轴承内外圈滚道表面形貌得到改善。内圈滚道表面粗糙度从2.32μm降低至0.1μm,外圈滚道表面粗糙度从2.38μm降低至0.18μm;滚道表面硬度显著提高。内圈滚道最大残余压应力从-170 MPa提高至-530 MPa,且残余压应力的影响层可达60μm。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