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相对于氩弧焊而言,氦弧焊能够获得更大的熔深、熔化效率和更高的焊缝质量,在航天产品铝合金的焊接中表现出更为良好的作用。为比较两种热源电弧热力特性,采用高速摄像观测不同弧长下氦弧和氩弧电弧形态,采用电弧压力传感器测量电弧压力径向分布曲线,并采用分裂阳极法测量氦氩电弧阳极电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氦弧在阳极附近收缩明显,随弧长的增加氦弧由球形形态逐渐转变为梨形形态。氦弧和氩弧电弧压力均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的电流条件下,氦弧的电弧压力明显小于氩弧。相对于氩弧而言,氦弧阳极电流密度更集中,峰值电流密度也较大。更为集中的阳极电流密度和较高的电弧电压,使得氦弧具有更高的能量和分布更集中的阳极功率密度,有利于增加焊缝熔深,提高焊缝深宽比,实现较厚工件的焊接。  相似文献   
2.
基于等效和实时采样的数字示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普通示波器对被测信号的采样、存储与回放,并且增加了等效采样和采样保持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范围.该系统具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两种方式,以不大于1 Ms/s的A/D转换实现200 MS/s的等效采样率对输入1 Hz~10 MHz,Vp-P为2 mV~8 V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并能进行单次触发,自动和存储,榆出波形.  相似文献   
3.
该系统基于GB3442-82标准测量运算放大器参数的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测量集成运放参数的功能。通过程控放大和精密调整放大,系统不仅完成了VIO,IIO、AVD、KCMR的测量(误差分别为1%和±2dB),还实现了BWG的测量和自动量程转换功能,并由键盘和显示器等人机交互界面,准确显示测量信息,扩展了触摸屏控制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证实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换向过程中存在焊接电流谐振现象,且不同极性转换时电流谐振峰值不同,即"焊接电源-等离子弧"系统在换向时呈现变阻尼状态.对换向过程燃弧机理分析表明钨极与工件作为阴极发射电子能力的差异是造成此现象的根源,进一步对换向电路分析后可知,换向系统的阻尼比为时变量.在不改变换向速度保证燃弧稳定性的情况下,通过对换向后系统阻尼比的调整,显著降低了电流谐振峰值,改善了大电流焊接时换向器件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普通示波器对被测信号的采样、存储与回放,并且增加了等效采样和采样保持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范围。该系统具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两种方式,以不大于1Ms/s的A/D转换实现200MS/s的等效采样率对输入1Hz-10MHz,yp-p为2mV-8V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并能进行单次触发,自动和存储/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2219-C10S铝合金TIG焊接接头各区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缝区,晶界形成α+θ共晶组织,晶内无析出相;在部分熔化区,晶界形成共生共晶或离异共晶,二次受热区晶内析出针状θ′相;在过时效区,θ?相发生粗化与溶解,大部分θ′相转化成θ相;在热影响区,θ′相发生粗化。强化相、晶粒尺寸、基体Cu含量和位错密度等因素可影响接头各区力学性能。此外,提出一种可用于描述材料力学性能与析出相体积分数、析出相平均直径、固溶元素浓度之间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该系统基于GB3442-82标准测量运算放大器参数的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测量集成运放参数的功能.通过程控放大和精密调整放大,系统不仅完成了VIO、IIO、AIO、KCMR的测量(误差分别为1%和±2 dB),还实现了BWC的测量和自动量程转换功能,并由键盘和显示器等人机交互界面,准确显示测量信息,扩展了触摸屏控制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组网和带宽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组网,实现总部-分支互联互通,已成为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网络配置复杂,工期时间长,使得企业组网成为IT主管的痛点;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兆以太网已不满足当前的带宽需求,千兆以太网成为企业的新目标。随着云中心的发展,许多企业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云,以访问他们的应用程序,然而,传统WAN架构通常会在将流量回传到企业数据中心时,产生不必要开销。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企业(应用和网络需求不断变化)对网络的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企业发现MPLS和专线价格昂贵。因此,如何组建高效、低成本、灵活的网络成为目前企业网络的重中之重,SD-WAN应运而生。本文将研究如何利用安全互联网组建高效、低成本、灵活的基于SD-WAN的组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