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提高数字量(开/关量)输入(DI)信号分辨率的方法。PROFIBUS现场总线为主从轮询访问机制,要支持更多的I/O设备,会导致总线轮询周期过长,从而降低DI信号的采集分辨率。为在更多的I/O设备下保持DI的采集分辨率,通过延长DI模块对采集数据的保持时间,使之大于总线轮询周期,能够满足DI信号高分辨率的要求,同时也能为传统的DI信号增加更丰富的数据信息,并提高DI模块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交变磁场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电磁检测技术,它可以实现对裂纹的精确定位及测量。介绍了裂纹定量检测的原理以及裂纹定量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通过在人工试块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可以实现裂纹缺陷定量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为固化剂、丁腈橡胶为增韧剂和氮化硼(BN)为填料,添加适量的活性稀释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等其他助剂制备环保型导热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研究基体树脂、增韧剂、填料、固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环氧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环保型导热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最佳工艺:在温度120℃条件下固化1 h,再在温度180℃条件下固化2 h,丁腈橡胶质量分数为15%、线性酚醛树脂质量分数为10%和氮化硼的质量分数为25%,环氧树脂胶粘剂导热系数为0.962 W/(m·K),粘接强度为42.91 MPa。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双氰胺为固化剂,咪唑为固化促进剂,BN(氮化硼)和A12O3为填料,再添加适量的其他助剂,制备单组份环保型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对粘接强度,热性能、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研究了基体树脂、填料、固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环氧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单组份环保型环氧树脂胶黏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OTC弧焊机器人进行复杂组合件的焊接,分析了组合件的结构特点和焊接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制订了组合件焊接的组对工艺、焊接顺序和焊接工艺参数。针对组合件编程施焊难点进行了工艺优化,提出了解决焊接难点的方案,最终得到了焊缝成形美观、尺寸符合要求、密闭性能良好的组合件,对今后工业生产中同类组合件的机器人焊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空军无损检测士官人才的"2234"定向培养模式(即两合作、双证制、三线培养、四结合)进行了阐述;对无损检测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思政课程、军政基础以及专业课程的开课思路及开课情况做了介绍;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军地融合机制、师资准备不足及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HS2000μcs——一种新型的实用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当今的年代是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一个环球市场竞争的年代,是一个几乎找不到卖方市场的年代。自控界受控制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的影响,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知道,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由集中到相对分散,再进一步分散几个阶段。早期的自动控制仪表基本是气动仪表,每一块仪表最多控制一个回路,控制算法也相对简单。一直发展到电动仪表也是单回路仪表,可以说体现了彻底分散。缺点是维护量大,复杂的控制无法实现。60年代初,有人将计算机应用于自动控制,设计了集中…  相似文献   
8.
Profibus-DP总线在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工业控制系统多采用冗余双网Profibus-DP总线通信,当一条Profibus-DP总线出问题时,Profibus-DP系统可以利用冗余双网切换逻辑切换到另一条Profibus-DP总线运行,该切换逻辑基于CPLD,实现了Profibu...  相似文献   
9.
RS-485总线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阐述了RS-485总线规范,描述了影响RS-485总线通信速度和通信可靠性的三个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讨论了总线负载能力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OM、SEM、XRD等手段分析研究了退火态40Cr13马氏体不锈钢板材淬火后的组织特征以及表面氧化皮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淬火后基体内部的显微组织均为细小淬火马氏体及未溶解的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且碳化物的数量和尺寸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而减少;在900℃温度下淬火后板材表面氧化皮结构较为简单,几乎只含有Cr_2O_3菱方结构相,氧化皮厚度小于2μm;在1050℃温度下淬火后板材表面氧化皮结构比较复杂,含有Fe_2O_3菱方结构相和FeO·Cr_2O_3尖晶石结构相,氧化皮厚度在10μm以上,甚至达30μm,这增加了40Cr13马氏体不锈钢表面氧化皮去除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