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析了旋转双棱镜系统存在的误差源,根据误差源,采用光线矢量传播方法建立了光束指向模型,基于光束指向模型求旋转双棱镜系统出射光束指向偏差对系统误差的偏导数;在指向区域中,根据各个误差的测量精度分析误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指向偏差最大值为0.3620°,理论指向偏差均方根为0.0470°;桌面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的Ti6Al4V合金和AlSi10Mg合金进行电子束对接试验,对比分析不同侧偏束条件下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钛侧偏束(-0.6 mm)相较于铝侧偏束(+0.6 mm)所获接头的成形更稳定、美观。铝侧偏束时,接头表面出现了大量的气孔及裂纹,接头内部也存在大量的气孔,主要聚集于铝侧熔合线上;钛侧偏束时,接头焊接缺陷的数量明显减少。两种工艺条件下的界面层均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金属间化合物,铝侧偏束时以TiAl为主,钛侧偏束时形成了TiAl3、Ti Al2、Ti3Al和Ti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铝侧偏束接头抗拉强度最高为81 MPa,钛侧偏束接头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128 MPa。两种接头均失效于反应界面层处,呈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辣椒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方法探究新疆虎皮辣椒预制菜护绿保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添加量0.02%、山梨酸钾的添加量0.025%、氯化钙添加量0.20%。此条件下制得的新疆虎皮辣椒预制菜总体感官品质良好,护绿护脆工艺能有效提升并保持其色泽和口感,为预制菜的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Vc为对照,以对·OH、DPPH·、ABTS+·的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为指标,研究了枣多糖(Jujube Polysaccharides,JP)、枣黄酮(Jujube Flavonoids,JF)两者的抗氧化互作效应。结果显示:JP和JF在四个体系中均呈现抗氧化正协同效应,两者的正协同效应与抗氧化物质浓度的高低、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R20.82;P0.01),同时与反应体系也密切相关;选取·OH的反应体系作为代表,两者抗氧化互作效应的最佳配比为1:1,浓度为1.5 mg/m L,此时清除率高达97.88%,比JP的清除率高63.33%,比JF的清除率高16.36%。该研究以期为大枣多糖、黄酮为原料在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月桂酸对小麦淀粉黏滞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质构仪测定月桂酸和3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小麦淀粉混合体系的晶体结构、黏滞性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指数随月桂酸用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麦淀粉的晶体结构为A-型,淀粉和月桂酸复合后出现V-型结构吸收峰,结晶度随复合指数增大而增大;月桂酸显著影响小麦淀粉的黏滞性和质构特性,使小麦淀粉的最终黏度增大,热糊黏度、硬度和咀嚼性减小。1.5%的月桂酸与小麦淀粉复合程度最大,对淀粉黏滞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小麦淀粉凝胶的冻融稳定性,研究了单硬脂酸甘油酯对小麦淀粉凝胶晶体结构、热力学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图显示样品中含有V-型结晶结构,说明单甘酯与淀粉结合形成了淀粉-单甘酯复合物;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显示,淀粉凝胶样品含有直链淀粉重结晶的熔融峰和淀粉-单甘酯复合物的熔融峰,复合物熔融焓显著小于淀粉凝胶熔融焓;经过5次冻融循环,小麦淀粉凝胶中淀粉分子发生了重结晶,淀粉凝胶的结晶度从15.37%增大至18.75%,而添加单甘酯形成复合物的淀粉凝胶结晶度从13.98%增大至17.35%;随着冻融循环增加,小麦淀粉凝胶中支链淀粉重结晶的熔融焓增加显著大于含复合物淀粉凝胶中支链淀粉重结晶的熔融焓增加,并且小麦淀粉凝胶硬度显著大于含复合物淀粉凝胶硬度。说明单甘酯与淀粉形成复合物能提高小麦淀粉凝胶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透射电镜(TEM)金属样品机械减薄较为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套筒式机械磨薄装置,并且以铜片样品为例详细介绍了样品减薄的便捷方法和过程。采用新型装置的便捷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制备40~70μm厚的金属薄片。与TEM制样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效率较高、不易产生机械损伤、均匀减薄的特点,完全符合TEM的制样要求,而且特别适合于稀有小试样的磨薄。  相似文献   
8.
周磊  赵坤旭  宋一诺  刘景泰 《机器人》2022,44(4):494-503
针对静态交谈群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关注区域的F型社交关系(F-formation)检测算法。该算法将行人的位置、方向作为输入构造群组的共同关注区域,采用一个基于滑动窗口的最大值滤波器检测群组中心,然后根据群组中心进行群组聚类。在实现静态交谈群组检测的基础上,构造群组舒适空间,并基于多层代价地图机制将群组舒适空间模型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Cu/Al/Cu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电子束焊,对焊接接头的表面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焊可以实现Cu/Al/Cu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有效连接。不同金属层焊缝宽度明显不同,铝层焊缝宽度最大,且铝层金属大量进入顶部和底部的铜层焊缝中。各层母材和焊缝界面均出现了IMCs层,铝层主要是Al2Cu,铜层则主要是AlCu,Al2Cu。在焊缝中心生成大量的块状Al2Cu,均匀分布在α-Al和Al2Cu组成的共晶组织基体中。接头抗拉强度为44 MPa,断口呈现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拉伸断裂位置于显微硬度最高的焊缝中心区。 创新点: (1)采用Cu/Al/Cu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代替纯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2)采用电子束焊接技术实现Cu/Al/Cu三明治结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焊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