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高等内燃机原理,使用李斯特公司多维仿真软件AVL-Fire对柴油发动机螺旋进气道和切向进气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仿真,能够得到相应的流量系数和涡流比值。同时,取气道中3个不同气门升程的速度矢量图、压力云图和混合气流动迹线图。通过研究仿真结果,可以发现该进气道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优化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输气管道建设用钢管管径、壁厚的不断增大,管道自动焊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在我国应用的自动焊技术、设备及其焊接工艺和工程应用情况,并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外根焊自动焊的相关课题研究。通过对外根焊技术现状调研,论证了外根焊焊接的可行性;通过坡口优化、电源特性优化等研究了基于STT根焊技术的外根焊自动焊工艺,该工艺采用国产改进型STT焊接电源搭配本研究院研发的CPP900自动焊焊接系统,实现了外根焊自动焊接0间隙和3 mm间隙的根焊工艺。针对小口径(D508 mm~D813 mm)管道工程采用该工艺焊接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该类管径自动化程度,为该类管道提供了一种自动焊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3.
针对动车组受电弓维护决策和智能诊断中知识多源异构以及维修记录缺失不完整和语义冲突等问题,提出异构信息融合和模糊智能诊断算法。针对受电弓诊断知识的多源异构特性及其不足,提出采用本地数据库资源描述框架(RDF)到全局RDF的转换和通过霍尔(Horn)逻辑刻画概念属性间的等价、包含或冲突关系,得到受电弓故障知识RDF(S)本体合并。基于知识融合结果和对受电弓系统的FMEA分析,建立受电弓故障树模型,并结合T-S模糊理论对其进行改进,引入模糊乘和最大/最小算子建立T-S模糊门,推理计算得到不完整缺失数据条件下故障树中各底事件的状态重要度及其对顶事件影响重要度排序。最后结合动车组实际运用中受电弓的故障诊断数据,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车身左侧围为模型,利用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对其进行了装配偏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车身侧围后段与后保险杠的间隙和面差公差均不满足设定目标要求.依据分析结果对该车身侧围进行了装夹变形分析,进而结合CAE分析结果,将装夹变形因素添加到装配公差约束条件中,对车身侧围进行了公差优化分配,并利用质量成本理论进行评价.优化后其超差率均不超过5%,装配质量明显提高,并且总损失成本降低了7.16%,验证了该优化分配的合理性,实现了以较低的制造成本提高汽车装配质量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消声器设计中一般为抗性消声器或是阻性消声器,但是排气噪声的频带较宽,对低、高频噪声同时吸收的效果欠佳,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为了增加较宽的吸收频率,针对某SUV的具体参数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为了减小噪声,此消声器设计为三管插入式阻抗复合消声器,兼有阻性和抗性的作用,消声频带宽,效果好。由汽车的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出消声器的内外部结构的具体参数,使用绘图软件UG绘制出消声器的各个部件并组装。最后算出消声量,得到了较好的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延长鲜切兰州百合贮藏期。方法:以兰州百合为原材料,经鲜切加工处理后,采用0(CK),1,5,10 g/L的异抗坏血酸钠(SI)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分析贮藏过程中鲜切兰州百合的品质变化。结果:10 g/L的SI浸泡处理可以更好地维持鲜切兰州百合鳞片的亮度,贮藏21 d时,褐变度、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组低23%,8%,45%。在贮藏结束时,SI处理组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分别为97.22,0.09,11.89 U/g,显著低于CK组(P<0.05)。电子鼻分析表明,SI处理对贮藏期间鲜切兰州百合的风味有调节作用。结论:SI浸泡处理是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采后处理技术,可以延缓鲜切兰州百合氧化褐变,从而维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对MIL-STD-1553B总线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基于FPGA技术对1553B总线的总线控制器(BC)单元进行了设计。设计采用了Top-Down和Down-Top混合设计的思想,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了代码编写,最后通过ISE9.0进行了设计综合。介绍了1553B总线特性,对BC接口功能和各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使用示波器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C的逻辑达到了设计要求,符合1553B总线的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