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38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回收单一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带来的操作复杂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共沉淀出钕铁硼废料中的有价元素Me(Nd,Pr,Co,Fe),制备可用于生产再生钕铁硼的原料;根据质量守恒和同时平衡原理,采用MATLAB软件建立Me(Nd,Pr,Co,Fe)-OH--NH3热力学模型,绘制lg[Me]-p H曲线模拟共沉淀工艺,并根据模拟结果确立了共沉淀工艺;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根据lg[Me]-p H模拟结果可以确立一步共沉淀法的p H:6~10,Fe3+比Fe2+更易于沉淀完全;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共沉淀粉末主相均为Nd,Pr,Co,Fe的化合物,且有价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均大于99.4%;其中,当p H值在8左右时回收率最高,在该条件下金属元素Me(Nd,Pr,Co,Fe)的沉淀效率分别为:98.7%,99.9%,93.6%,99.9%。该结果也表明共沉淀法工艺不仅高效,而且所制备的共沉淀粉末可以满足制备二次钕铁硼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水平管路清管过程流动参数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输管路清管技术的研究对混输管道的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清管器清管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清管器的特征参数计算模型、动态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并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出测压点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并把它们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得到清管过程中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学模拟 ,可以计算清管过程中管道的压力分布状况 ,利用压力分布状况就可跟踪清管球在管道内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1 INTRODUCTIONTraditionallysinteredNdFeBmagnetcanmeettherequirementofdimensional precisionthroughpost machining ,whichusuallyresultsin 4 5 %ofma terialloss.Post machiningnotonlywastestherareearthresources ,butalsoincreasesthe productioncost .Moreover ,itisdifficulttopreparehomogeneousworkpieceswithlargedimensionandcomplicatedshapeduetosomeuncontrollablefactorsinthecon ventionalsintering process .Ontheotherhand ,al thoughthebondedNdFeBmagnethasbetterforma bilityanddimensionalprecision ,…  相似文献   
4.
基于反演法的智能车辆弯路换道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车辆的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具有非完整约束特性的智能车辆弯路换道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结合弯曲车道的曲率半径,针对换道过程中车辆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对换道轨迹的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弯道的换道轨迹规划方法。根据换道轨迹,利用积分反演法,引入中间虚拟控制量,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并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保证车辆在弯路换道的轨迹跟踪误差一致有界收敛,且具有快速、准确跟踪和全局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Bi2O3/Cu复合梯度靶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复合梯度靶材具有宏观组织不均匀性和微观组织连续性的特征,显微组织中不存在微裂纹,减小了热应力的影响。与单一成分靶材相比,复合梯度靶材的热导率显著提高,解决了靶材在溅射过程中因散热不良而碎裂的问题,提高了其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渤海A油田浅层大位移井最大水垂比为2.98,突破了渤海湾水垂比的现有极限。其浅部地层疏松,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泥岩易水化膨胀,频繁出现倒划眼困难和下套管遇阻等复杂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在定向井轨迹设计、大位移井安全钻井周期、井身结构优化、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钻井液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位移井均布设在外排井槽,保持井斜角为73°~76°、浅部地层使用大弯角马达,深部地层使用旋转导向进行钻进,大位移井安全钻井周期约为32 h,建议钻进过程中提高机械钻速;井深在4 000~4 500 m的大位移井,推荐采取五开井身结构;反演得到大位移井套管内摩阻系数为0.25、裸眼内摩阻系数为0.35~0.40,推荐Φ244.48 mm套管选择69.94 kg/m(47 PPF),作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部分漂浮、全漂浮+旋转以及部分漂浮+旋转这3种下套管方式;储层段采用"预防为主+防堵结合"思路,在传统的无固相钻井液中加入超细碳酸钙,提高承压封堵性能及储层保护性能。该研究成果对于浅层大位移井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信号管的不同设置对直接作用式调压器静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改进信号管的设置来优化调压器静态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浊水环境下对海洋平台管节点焊缝和坝体裂纹检测和监测不易实现的难点,研制了一种基于轴对称射流的混浊水用清水视觉器,其基本原理是在适当区域中,造成一定体积的清水视域并用CCD对目标进行观测.在污水射流浓度分布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静止混浊水中自由清水射流起始段与主体段中的混浊水浓度分布规律,并通过试验对射流的可视域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这种混浊水用清水视觉器能够在混浊水中造出一定体积的可视域,应用CCD能够对可视域中目标进行观测,其可视域的尺度与射流出口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9.
渤中13-2区块位于渤中13构造脊上,受北东向、南北向断层控制。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漏失机理复杂、压力体系复杂及工程因素复杂,该区块的薄弱层存在难“避”、难“识”、难“堵”、难“控”、难“封”等特点。针对这一难题与挑战,从薄弱层钻前预测、薄弱层钻时控制及薄弱层钻后强化3方面入手,首先利用易漏薄弱层“三三辨识”法在钻前精确识别薄弱层的位置,然后利用易漏薄弱层风险分级管控技术,精细控制薄弱层钻进时的井底压差,最后利用高强度复合承压技术,提高薄弱层钻开后的地层承压能力,最终确保了复杂薄弱层井段作业的安全顺利完成。渤中13-2区块在3口井应用该技术后,在钻进过程中未发生井塌、井涌、井漏等复杂事故,节约工期45 d以上,节约费用约9 000万元,为渤中13-2区块整体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由于球形机器人内部构件相对于壳体需要保证全方位的运动,所以机器人内部的传感器以及探测设备常因缺乏稳定支撑而无法正常工作.基于此,探讨通过控制的方法使机器人内部形成稳定平台.利用基于能量耗散形式下的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球形机器人前向滚动状态下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对所推导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接着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使方程在新的平衡点处转化为线性定常的状态空间形式.在整个变换过程中引入平衡摆角和平衡速度两个重要概念,为进一步分析机器人运动特征奠定基础.对于动力学方程中出现的循环坐标,采用减少状态变量的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可控、可观性.针对机器人运动中所需要达到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设计机器人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器,可对系统的极点进行任意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