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环式液压缸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0MN闭模挤压液压机卡环式液压缸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 ,给出了液压缸缸底结构参数的选取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斜面卡环凹槽新结构 ,有效解决了大型卡环式液压缸卡环凹槽的应力集中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属薄壁吸能结构耐撞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薄壁吸能结构耐撞设计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铁路列车和轮船等几乎所有交通工具的碰撞动能耗散系统的设计中。本文归纳了轴向载荷作用下薄壁吸能件的变形模式和评价吸能结构耐撞性的参数,叙述了薄壁吸能件轴向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薄壁吸能件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多工况强度分析方法与拓扑优化技术相结合,制定了基于刚度目标及应力约束的轿车副车架结构优化分析流程,并对几种车型的副车架分别进行了结构强度评价分析、轻量化优化分析。工程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多工况强度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副车架强度薄弱部位,CAE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采用拓扑优化方法,选取适当的优化参数,可以得到该文给出的减重约15%、符合制造工艺要求的实用减重方案,并适用于全新副车架的概念模型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圆孔翻边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张立玲 《锻压技术》2002,27(1):14-16
通过对圆孔翻边应力应变分析,应用全量理论,推导出了变形区应变、厚度及变形时材料真实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虚拟发电厂经济调度优化方法主要针对发电调度的变量进行分析,往往出现局部最优解的情况,影响调度优化效果。因此,文章设计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虚拟发电厂经济调度优化方法。本研究提取虚拟发电厂机组发电并网特征,对各类发电机组的发电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构建虚拟发电厂调度优化模型,以经济与技术为约束条件,找出不同机组的最优调度优化策略,进而实现虚拟发电厂经济调度的优化;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调度效果更佳,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差厚拼焊板自由弯曲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弯曲理论,推导出了焊缝方向平行于弯曲线的差厚拼焊板弯曲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对质量相同,料厚比不同的差厚拼焊板的自由弯曲进行了计算并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理论计算模型对研究差厚拼焊板的弯曲回弹及模具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等厚拼焊管轴向压缩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两种焊缝建模方法对拼焊管的轴向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建模方法和料厚比对拼焊管轴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料厚比的增加,差厚同材拼焊管和传统等厚管的载荷-位移曲线形貌、折叠铰数量和折叠波长存在差别;焊缝位置和料厚比适当的拼焊管轴向力学性能优于等厚管。正确估算不等厚紧排折叠铰的折叠波长,设计适当的料厚比和焊缝位置,对于差厚同材拼焊型吸能管结构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精度的有限元模型是碰撞安全CAE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章制定了概念分析阶段的CAE对标流程;采用RADIOSS显式求解器进行IIHS侧面碰撞工况的仿真分析,通过对比车身侧变形模式、IIHS壁障变形模式、B柱变形轮廓曲线及关键点侵入量等仿真和试验结果,校对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侧面碰撞仿真模型的精度及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新车型碰撞安全性能开发CAE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MSC Nastran对2种发动机盖支撑杆结构进行屈曲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种结构支撑杆的屈曲临界载荷均未超过稳定性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屈曲临界载荷和屈曲模态,撑杆结构是影响支撑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第二种结构方案的屈曲临界载荷大于第一种方案,为设计部门选取更适合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材塑性弯曲回弹量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立玲 《锻压技术》2002,27(3):37-39
通过对管材在弯曲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析,根据回弹理论,推导出了回弹量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