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通过研究发明一种新型的行走靴,这种行走靴可以为人们行走提供主要的动力,实现快速、轻松的行走.该行走靴利用气动技术,以液氮汽化时的能量为动力,同时使用二位五通换向阀进行控制,具有使用方便、寿命长、安全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地质勘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矿体特征作一初步描述总结,根据分析研究,就矿床成因机理、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地拉水电站6条引水隧洞斜井混凝土衬砌采用液压提升斜井滑模系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该文着重介绍该套液压提升斜井滑模系统结构的特点及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相关滤波和孪生神经网络的两类判别式目标跟踪方法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后者计算量过大,完全依赖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运算。传统相关滤波方法由于滤波模型采用固定更新间隔,难以兼顾快速变化目标和一般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外观状态分析的动态模型更新算法,优化计算负载并提高跟踪精度,兼顾缓变目标的鲁棒跟踪和快速变化目标的精确跟踪。方法 通过帧间信息计算并提取目标区域图像的光流直方图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从而判断目标是否处于外观变化状态,随后根据目标类别和目标区域图像的光流主分量幅值动态设置合适的相关滤波器更新间隔。通过在首帧进行前背景分离运算,进一步增强对目标外观表征的学习,提高跟踪精度。结果 在OTB100(object tracking benchmark with 100 sequences)基准数据集上与其他6种快速跟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本文算法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分别为86.4%和64.9%,分别比第2名ECO-HC(efficient convolution operators using hand-crafted features)算法高出1.4%和0.9%。在平面内旋转、遮挡、部分超出视野和光照变化这些极具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精准度分别比第2名高出3.0%、4.4%、5.2%和6.0%,成功率高出1.9%、3.1%、4.9%和4.0%。本文算法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上的运行速度为32.15帧/s,满足跟踪问题实时性的要求。结论 本文的自适应模型更新算法在优化计算负载的同时取得了更好的跟踪精度,适合于工程部署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水沟铜矿1 500 t/d选矿厂规划建设区域工程地质资料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研究,论述了斜坡区域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对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2#勘察剖面线为例,对滑坡在现状条件下和场平工程峻工后,按三类工况分别进行了定量的下滑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指出了滑坡体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治理措施,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现有变量泵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偏心轮式超高压自变量径向柱塞泵,介绍新泵的整体结构,给出确定变量机构的输入扭矩与输出压力之间函数关系式的实验方案,同时设计了变量泵的液压控制回路。  相似文献   
8.
陈强壮 《四川建材》2014,(3):114-115,117
通过对位于湖南娄底的"三一重工"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3号厂房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阐明了该厂房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地面塌陷机理,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水泥-水玻璃双液高压注浆法地基加固方案,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提出的双液高压注浆法具体方案对处理同类型的地面沉陷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强壮 《中国锰业》2004,22(4):35-38,41
对桃江县板溪矿区区域构造概况、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控矿构造分布规律及形成力学机制进行了较深入探讨,分析了矿床成因,并结合自己在矿区井下及地表地质调查工作的经验,总结出板溪矿区锑矿床的成矿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针对目前板溪锑矿井下资源紧张的形势,对矿区范围内若干具有一定找矿潜力的远景区段作出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0.
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核能技术及其多元化应用,成为全球核能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小型反应堆因其安全、经济、可移动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核主泵的研究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小型堆核主泵的水力开发进行研究,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型堆核主泵进行水力优化设计。首先基于设计输入参数确定关键水力部件基本结构参数,对小型堆核主泵的叶轮和导叶进行初始模型的建模,采用三维软件对进口吸入段、叶轮、导叶及泵壳进行建模;其次利用6因素3水平的L18(63)正交表对小型堆核主泵水力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将不同因素与水平合理分为18组试验方案,并对18组模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选取最佳参数组合;最后与优化前模型的外特性和汽蚀特性进行对比,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了内部流动分析。优化模型进行实体制造并通过试验验证,一方面证实了正交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优化后的小型堆主泵模型具备了较优的性能,促进了小型堆核电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