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多波长波前检测技术的实际需要,设计了多波长激光干涉仪光学结构。结构基于菲索干涉原理,使用分光棱镜集成5个波长的激光光源。通过笼式系统减小了光学结构各部分的同轴误差,采用消色差镜头作为干涉系统的准直系统和成像系统,缩短了调整准直系统行程的同时,也减小了系统内部光学系统的色差。使用该光学结构对光学系统进行测量,采用转换多项式法计算的Zernike系数-波长曲线符合预测结果。多波长激光干涉仪光学结构提高了多波长透射波前的检测效率,有利于多波长透射波前检测技术的工程化和推广,并为新仪器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氧化锡由于其优异的透明性和半导体性能及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研究的热点。使用异丙醇((CH3)2CHOH)和乙醇(CH3CH2OH)为溶剂、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H2O)为前驱体,通过旋涂法制备低成本且环保的透明SnO2薄膜。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霍尔效应测试仪等设备,对SnO2薄膜的化学组分、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表征,探究溶剂和退火温度对透明SnO2薄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n2+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好,相应前驱体溶液的成膜质量高,薄膜致密平整;提高退火温度,薄膜内部杂质逐渐去除(215.6 ℃@CH3CH2OH),经过400 ℃退火后SnO2由非晶态向结晶态转变,且SnO2的结晶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基于不同温度制备的SnO2薄膜在可见光波段(390—780 nm)具备优异的透明性,在波长为390 nm时不同温度下的透射率分别为96.55%(250 ℃)、96.21% (300 ℃)、95.14%(350 ℃)、96.44%(400 ℃)和93.31%(500 ℃);随着退火温度升高,SnO2薄膜的霍尔迁移率先增大后减小,薄膜载流子浓度先降低后增大,优化后的SnO2薄膜(@350 ℃)的霍尔迁移率最高可达19.54 cm2?V-1·s-1,而可控载流子浓度低至7.47×1012 cm-2。通过优化溶剂成分和退火温度,最终制备了表面平整、高度透明且具备优良半导体性能的SnO2薄膜,其在透明电子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氧化物靶材是一种关键性镀膜基材,主要用于磁控溅射制备TFT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晶体管等器件中透明电极、半导体沟道层,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为满足高性能器件对薄膜的要求,氧化物靶材逐渐向高致密、大尺寸、异形化方向发展。以显示行业中氧化物靶材作为重点,介绍了氧化物靶材制备流程,主要从素坯成型、烧结工艺两个角度对氧化物靶材进行总结,分析了烧结工艺对靶材参数与溅射薄膜电阻率、光学透射率及粗糙度等方面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国内外氧化物靶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核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庆国  王鑫  文昕  王恒心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601-2602
多核处理器较传统的单核处理器有着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的诸多优势,因此,多核技术已成为嵌入式系统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多核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微处理器和DSP中的应用和其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多核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会因碰撞、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测量可靠性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油缸位移长度与标识点像素坐标间映射关系的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位移传感器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液压缸标识点的圆心像素坐标,以像素坐标和实际油缸位移信号作为输入,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建立油缸位移与标识点圆心坐标的映射关系,预测油缸位移进而获得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姿态。实验表明,该方法预测得到的油缸位移准确率高达99.5%,预测获得的工作装置姿态均方误差为1.1329,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可以应用于挖掘机位姿的实际测量中。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爆发根源之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与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包括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液相芯片和基因探针技术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技术由单一检测向多重检测的突破,及实现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和中国贸促会轻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置第十七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FoodIngredienlsChina2007,简称FIC2007)将于2007年3月28-3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和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两馆同时隆重举行。FIC展览会以为行业和企业服务为办展宗旨,经过十年的精心打造,在食品行业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深受国内外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生产和经销企业及食品业界的青睐,已经成为中国及亚洲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行业国际品牌展览会。但受展馆总面积所限,连续几年出现展位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满足企业参展的愿望,FIC2007展除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馆外,新增加了位于娄山关路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两馆同时展出,展出总面积比上届展览会增加了33%,扩大了展出规模,总展出面积由上届的36000平方米增加到48000平方米,实现了展览会规模跳跃式的增长,扩大了参展企业的宣传空间。新增加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展馆将展出香精香料和部分调味品产品,其它品种仍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出,新开辟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为参展商搭建了更宽广的展示交易平台,为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大的发展商机,并将成为展览会的新亮点。为了方便专业观众的参观,展期两个展馆之间将  相似文献   
8.
在几何量测量中一直以弓高弦长等方法测量非整形圆弧半径值。为了降低测量误差,提出了对非整形圆弧直径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化了复杂的测量过程与计算,从而提高了对几何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讨论了高速轴承的设计方法与专家系统,给出了线接触弹流润滑特性的数值解法和惯性项对轴承工作影响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