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机床的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监视检测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国外柔性制造系统已逐步扩大到磨加工领域,目前国外磨床柔性制造单元及系统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并正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本文以外圆磨床柔性制造单元为中心,介绍一下它的发展特点、技术现状、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真正打开市场需要15-20 年,操之过急是“螳臂挡车” 东绵通用机床出口部部长山田正明:山田于1951年参加工作,从事机床销售,1956—63年来往于日美间,1971—79年驻西德,推销铲车。山田在回顾1966年日本机床出口青黄不接时的情况时认为;当时由于日本国内不景气,要求国外销售人员想法子,但他们也没好办法,苦于不能满足要求,后来由于制造广加强了向欧美等先进国家直接出口的活动,经过艰苦奋斗,虽然打开了销路,但也走了弯路。原因是当时欧美商界对日本产品不了解,也没良好声誉,如果是消费资料,可以很快赶上,即使像照相机、摩托车等较耐用的消费品,…  相似文献   
4.
1985年1~3月,作者有机会去日本作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并对丰田工机、大隈铁工等20多个机床、铸造、轴承、工具、砂轮制造厂商作了考察,并参观了有日本国内外170多个制造、加工、试验、测量公司参加的1985年日本精密陶瓷产品及加工展览会,深深感到机床数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外机床向数控化、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无人化方向的发展,八十年代,国外磨床制造工艺与七十年代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数控机床普及,柔性生产系统达到实用化,超精密机床开始在净化室内装配,机床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今年1~3月,作者有机会去日本作了为期两月的实习,对丰田工机、大隈铁工等20个机床、铸造、轴承、工具、砂轮制造厂作了考察,并参观了有日本本国及其它国家170多个制造、加工、试验、测试公司参加的1985年日本精密陶瓷产品及加工展览会,现就日本磨床制造工艺发展的所见所闻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隈铁工所在OSP50000-G数控系统的基础上,经四年全面改进,于1989年推出新一代磨床数控系统,OSP5020G,操作面板见图1,并已在数控磨床上全面采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1)采用两只32位高速主控微机,运算速度为一般16位微机的10倍。 2)采用自动人机对话编程系统,可自动确定磨床参数、编制程序并进行模拟加工动态图形显示。 3)采用了大隈高精度数字式伺服系统和大隈交流主轴系统,提高了加工精度和速度,并可实现高精度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7.
日本富士通法纳克(FANUC)公司是世界上有名的数控装置制造厂,该公司人数不多,历史不长,但目前数控装置的产量已占世界第一位,超过了美国和西德等厂家。1979年6~7月间,随一机部数控装置实习组在该公司实习一个多月,觉得该公司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现将其发展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综合了近几年来国外磨床(主要是外圆磨床)砂轮主轴结构中使用的各种自动调位扇形块,薄壁变形及成形油楔等多油楔动压轴承的典型结构,并介绍了国外磨床动压轴承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磨床行业的技术情报工作从上海磨床研究所1959年5月成立之日起就同时开始,即使从1973年8月成立磨床行业技术情报网至今也已有15年的历史,1988年11月7日~9日在苏州召开了磨床行业技术情报网第三次全网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磨床行业的40个单位的代表51人,这次会议时磨床行业的情报工作进行了总结,重新选举了核心小组,对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部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新发展。一、历史的回顾情报(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有效信息的知识体系,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等各种方面情报,而我们目前主要从事的是技术情报(Teohnioal Infornmation),它是关于人类的科技成果、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知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转子平衡问题,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确定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方法,探讨了各标准及相关方法的原理、出发点及发展历史,明确了不同计算方法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提出了在使用不同方法时的注意事项和建议,比较了各方法所得出的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引起的不平衡力以及所占轴颈静载荷的百分比。通过试验验证了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对高速叶轮机械振动和温度的影响。对于常用的平衡品质级别:在现有常用动平衡机能达到的灵敏度内,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简称API)规定的许用剩余不平衡量最小,对轴承寿命的影响也最小;工程应用中,需考虑动平衡机的灵敏度,以确定合适的许用剩余不平衡量;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应按照相应的准则分配到校正平面;确定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各方法所用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各不相同,具有较强的行业特征和时代特征,其中API考虑了动平衡机的灵敏度水平,更具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及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