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1.
体感诱发EEG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刺激左腿足三里穴,采用单极导联法记录,C3、CA、F3、F4、13、T4的脑电图信号,在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后,进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使用小数据量法和G-P算法分别计算EEG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结果显示各个状态下脑电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说明脑电信号可能是混沌的.比较刺激前、刺激时以及刺激后的脑电时间序列的关联维变化,可以发现刺激左腿足三里穴可以引起大脑右侧脑电信号的关联维数显著增加,尤其是额叶和颞叶部分,说明该脑区在刺激时出现比较明显的激活,为大脑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地表形态和构造起伏较大的川南筠连区块,采用常规储层属性建模方法进行煤层气三维含气量建模存在预测不准的问题,为提高含气量三维模型精度,利用灰色关联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含气量预测模型,考虑每个网格的实际埋深,提出适应该区块的三维含气量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川南筠连区块含气量的关联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水分、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埋深、灰分、固定碳;经共线性检验,由水分、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埋深、灰分建立的含气量预测模型较好,拟合相关系数R2=0.701,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该三维含气量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地表形态和地下构造对实际埋深的影响,更接近实际情况;较大埋深区域的计算含气量比常规属性建模方法的数值高,同时改进的含气量建模结果比常规建模结果更贴近实际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3.
XJ油田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井总体采出程度低且差异大,为了对不同类型的低产气井实施针对性的稳产增产措施从而提高采收率,亟需构建气井有效分类方法及实现气井有效分类.常规动静结合的气井分类方法考虑因素单一、分类结果准确度低,为此,本文基于动静结合的气井初步分类,利用灰色关联法开展了XJ油田气井产能的多因素分析,依据气井实际生产数据建立了新的气井分类标准,实现了适合于XJ油田气井的有效分类.研究表明:气井日产气量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分类不够详细;进一步进行气井产能的多因素权重分析,发现产水是造成XJ油田气井低产的主导因素;创建二级分类方法进行气井有效分类,在掌握了气井生产特征基础上,构建了低产气井有效措施优选流程.建立的气井分类评价方法准确性好,可为其他气藏气井分类以及稳产增产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井不同类型煤粉的静态沉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卡泵煤粉的粒径大小,减少卡泵事故的发生。通过煤粉粒度分析实验确定了造成卡泵的煤粉粒径主要在小于0.037 4 mm和大于3.8 mm的范围,进一步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缩小了造成危害的细煤粉粒径范围;针对粒径小于0.037 4 mm的煤粉进行静态沉降速度测定实验,发现当煤粉浓度很小时,沉降速度随浓度的增加急剧减小,当浓度继续增大时,煤粉的沉降速度将不再变化,趋于一个常值。同时通过测定不同粒径煤粉和不同浓度煤粉的悬浮率,发现煤粉浓度越低,煤粉的悬浮率越高;在对不同煤粉的润湿性实验中发现与排采样相比,钻屑样润湿性差,但润湿改造效果较好。依据实验结果,总结了细煤粉的基本物理特性以指导预防煤层气井中卡泵等事故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微裂缝页理发育,且基质型页岩与裂缝型页岩并存,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易受到伤害。敏感性评价实验是研究储层伤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一实验目前主要针对基质型页岩进行研究。考虑到页岩储层往往需要进行压裂才能生产,且基质型页岩与裂缝型页岩的伤害机理有所不同,所以将裂缝型页岩的岩心流动实验和基质型页岩的压力脉冲衰减法实验相结合,来研究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的敏感性伤害机理。结果表明:该页岩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中等强度碱敏、中等偏弱水敏和中等偏弱速敏等特征。对比发现:在除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外的其他各项实验中,裂缝型页岩的伤害程度均高于基质型页岩,主要是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外来流体与地层的作用面积增大,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在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中,基质型页岩应力敏感性强于微裂缝型页岩,但略低于裂缝型页岩。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水平井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存在的储层改造不均衡、压后钻塞风险大等问题,开展了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和无限级固井滑套分压工艺研究应用,其核心技术指标是井下工具组合的使用寿命和施工安全性。作为井下工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平衡阀的开关及密封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现场施工质量、效率和成本。进行了平衡阀结构优化,通过插入密封总成结构和处理工艺优化设计,提高平衡阀多次开关密封可靠性,同时降低工具维护成本;通过阀杆排砂结构设计,避免压裂沉砂导致开启困难,保障现场施工安全。室内试验承压70 MPa,开关次数≥50次,现场试验2口井8层,施工成功率100%,压裂后工具提出完好,具备继续使用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平衡阀开关及密封性能可靠,可以满足水平井多级压裂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柱塞气举排采工艺是一种依靠气井自身能量实现气井复产、稳产的有效排液采气工艺,可延长气井寿命,恢复气井产能,有利于实现气田高效开发。为在新疆油田成功应用柱塞气举工艺,文中从工艺选井和柱塞优选出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柱塞气举成功应用井的参数,指导新疆油田的井、柱塞工具选择。应用此种方法指导选井共7井次,工艺成功率为100%,对新疆油田柱塞气举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