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试图探索中西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最佳康复方案.方法:把385例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198例,采用一般治疗加电针、理疗、面肌功能训练;对照组187例,采用一般治疗加理疗,在疗程结束时及6个月后随访,以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痊愈率、愈显率在疗程结束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6个月后随访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炎的康复,选择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的治疗,本方案可能是一套比较好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技术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对有砟铁路的研究意义愈加重大.文中针对稳定作用下轨枕沉降和轨枕下方道砟颗粒运动情况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的方法对轨枕沉降量和道床沉降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500 mm×230 mm×160 mm简化缩小比8:1的轨枕长方体模型,然后对轨枕的单元节点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道床工况下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时轨枕的动力学响应的规律和最优作业参数选择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动力稳定装置-轨道系统横向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结合数值积分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求解,得到了不同道床工况下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时轨枕动力学响应规律和动力稳定装置最优激振频率。结果表明,在同一激振频率范围内,随着道床横向刚度和阻尼的增大,轨枕横向动力学响应均值逐渐变小。文中的道床工况得到最优激振频率为31~33 Hz。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砟道床的动力学特性问题,对不同行车速度和列车轴重下的轨枕应力和道床沉降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细观角度下的道砟平均角速度变化和道床沉降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道砟颗粒模型,采用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轨枕-道床的有砟轨道精细化模型;利用EDEM软件和ANSYS软件的耦合模块,对不同行车速度和列车轴重下的有砟道床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测试分析,在道床沉降上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情况,行车速度和轴重对于道床沉降呈现正相关关系;行车速度和轴重对于道砟的平均角速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和轴重的增加,轨枕最大应力值随之变大;轨枕和道床之间的接触强度越大,道床沉降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和有限元软件ANSYS的耦合模块,实现离散元与有限元的耦合分析。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有砟轨道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分析散体道砟颗粒和轨枕的相互作用力,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结构件轨枕的变形和应力情况。通过建立跟实际模型相近的1节车厢下的轨道结构,利用ANSYS分析单个轨枕上的应力情况得到单根轨枕的载荷值,离散元软件EDEM将单根轨枕的载荷值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轨枕上进行离散元仿真,将离散元仿真结果中散体道砟颗粒对轨枕的反作用力数据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NSYS中,对轨枕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构件轨枕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