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中研究了用静电纺丝法批量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基于韦森堡效应的原理,圆盘的旋转使溶液沿转轴爬升,从而为静电纺丝连续供液,由此设计了一种装置.纺丝头是由固定在圆盘上的针尖阵列组成的.圆盘的旋转使针尖蘸取爬升的溶液,在针尖和收集板间高电压的作用下制备出直径较小(200~800 nm)、比较均一的整齐的纤维.随着针数量和圆盘转速的增加,纤维的产率呈增加的趋势,产率可达3.3 g/h.纤维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会随着圆盘转速以及电极至收集板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细胞培养是进行细胞研究的基础,为了在细胞体外培养时提供一种近似于体内的微环境,设计了一种可供细胞三维动态培养的微器件。首先设计了用于输运流体的微通道网络,培养池对称布置于微通道网络中,通过一系列"多进多出"型微通道分别与进样口和出样口相连。利用Comsol软件中的层流物理场和多孔介质物理场耦合对培养池内的流场进行仿真,通过比较流场的均一性和稳定性优化微通道网络结构。然后,采用静电直写技术在培养池内集成聚己内酯(PCL)三维支架,构建细胞三维培养空间。最后,封合微器件,检测微器件培养池内的流体流动情况,并进行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2"型微器件培养池内的流体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好;PCL三维支架的纤维间距400μm,纤维直径80μm,孔隙率64%,细胞存活率达到90%以上。该细胞三维动态培养微器件更好地模拟了生物体内细胞生存所需的微环境,培养池内的细胞生长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