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CFD数值仿真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高效离心通风机叶轮为研究对象,从气体流动机理出发,对前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提高风机气动性能,降低风机气动噪声。结果表明,对该型离心通风机,通对对叶轮前盘优化,效率增加1.7%,全压增加2.1%,A计权声压级降低1.5dB(A)。通过样机制造及试验测试,优化后的机型全压效率为79.5%,A计权声压级为73.3dB(A),比A声级为7.6dB(A)。  相似文献   
3.
在热冲压加工过程中快速冷却高温成形件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加工模具中分别布置了2种不同的冷却水管:一种是光滑管,另一种是在光滑管内增加横挡板。通过对2种冷却方案的数值模拟,得到了2种方案工件的冷却效果,以及不同冷却管中冷却液的流动和换热情况。结果显示:内横槽管对工件的冷却效果要明显优于光滑管,其换热能力更强;当保压时间为10 s时,工件的平均温度比使用光滑管进行冷却时低12 K,对热冲压过程冷却水管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了汽车空调出风口处气流均匀性对冷却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人体散热对流场的影响,模拟了2种流量相同而均匀性不同的冷却气流对车室的降温过程。通过对比2种冷却气流的冷却时间、流场组织和温度分布情况,发现均匀性好的冷却气流对车室的冷却性能更好,而且更有利于改善人体热舒适性。结合淹没紊动射流理论,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不同冷却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离心压缩机后弯叶轮叶片进口宽度、出口宽度、进口安装角和出口安装角作为设计变量;质量流量、等熵效率和能量头作为性能参数。通过拉丁抽样选取40个样本点,分别在NUMECA软件中计算。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设计变量对性能参数的影响关系,并确定最优设计参数。结果显示,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对比原始模型及优化模型,二元叶轮的等熵效率提升3.84%,压比提高1.58%。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支撑管对大型高效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优化支撑管布局,以某新型高效离心通风机为研究对象,将通风机全压、效率及蜗壳内部全压损失和安全性做为评价指标,开展了针对风机蜗壳内支撑管直径、数量和布置位置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机壳支撑管数量越多,管径越大,蜗壳内压力损失就越大,风机整机效率会越低;支撑管的布置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扁平化设计产生的原因;从信息架构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论述了扁平化设计的特点;从手机界面交互方式的扁平化设计方法和手机界面表现形式的扁平化设计方法两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手机界面的扁平化设计方法,为手机界面的扁平化设计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根据带有阴影的扁平化设计、带有渐变的扁平化设计和带有三维效果的扁平化设计三个方向介绍了扁平化设计的新特点,指出扁平化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满超 《塑料科技》1993,(2):47-56
本文重点叙述了捏炼机结构特征,它与开炼机、密炼机的区别,以及技术、经济性的比较,并较详细介绍了捏炼机的设计要点、结构与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传统数据处理方式的推荐算法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为了追求推荐精确性与人性化,协同过滤算法以其更高的推荐满意率逐渐取代其他推荐算法.然而,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用户或者物品相似度的计算,成员偏好的多元性使得用户相似度并不能很好的体现用户之间的关联程度.针对这一问题,将CE3:k...  相似文献   
10.
红荧烯(rubrene)即5,6,11,12-四苯基并四苯,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以制备红荧烯有机场效应管和太阳能光伏器件。本文首先对传统的热蒸发真空系统进行改造,使之能蒸镀有机薄膜。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经过不同蒸镀时间蒸镀红荧烯薄膜,蒸镀时间分别为5,6,7,8 h,获得了具有多晶结构的红荧烯薄膜,并对其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结构的红荧烯薄膜首先在硅衬底上生长,非晶红荧烯薄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多晶结构的红荧烯从其中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