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e p思想的企业能耗状况自诊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唐钢和宣钢的应用实例。该系统是在对钢铁联合企业含铁物流进行全面调查基础上 ,运用系统节能理论 ,以典型全流程钢铁企业为样本 ,经过定量分析物流对钢铁企业能耗的影响 ,而开发建立的一种实用软件。该系统适合各类型钢铁企业应用 ,企业利用该系统对自身吨钢能耗状况进行诊断 ,自诊系统的结论分析对企业节能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转炉喷吹石灰石粉造渣炼钢技术,可以提高铁水脱磷效率、对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小颗粒石灰石与石灰化渣脱磷基础试验,对比分析小颗粒石灰石与石灰在相同条件下的化渣脱磷效果,计算了采用小颗粒石灰石造渣炼钢过程炉气的收益。研究表明,采用小颗粒石灰石冶炼前期脱磷速度快,冶炼5 min脱磷率可以达到49.2%,脱磷速率达到0.011 8%/min,而采用小颗粒石灰冶炼5 min脱磷率为41.2%,脱磷速率为0.009 8%/min;小颗粒石灰石与石灰冶炼脱磷效果相当,反应终点脱磷率分别为87.50%和89.08%,冶炼终点脱磷率均可以达到85%以上。小颗粒石灰与石灰石均可以实现均匀化渣,渣中元素分布均匀,石灰石脱磷渣P元素质量分数为9%,石灰脱磷渣P元素质量分数为8%,采用石灰石炼钢造渣时前期炉渣中P元素含量更高。采用小颗粒石灰石造渣炼钢时,石灰石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与铁水中多种元素反应,其利用率可以达到40%;石灰石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替代部分氧气参与氧化反应并生成一氧化碳,吨钢炉气中一氧化碳增加量约6.5 m3。研究结果为开展转炉喷吹石灰石粉造渣炼钢的工业应用提供...  相似文献   
3.
4.
通过热态试验,研究了镁锆、镁铬、镁钙三种材质吸附杆在铝脱氧条件下对钢液中杂质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从单位面积夹杂物个数、面积比率、吸附速度三方面,镁钙质吸附杆对钢液中夹杂物的吸附能力均强于镁锆质、镁铬质吸附杆。试样中部、边部单位面积夹杂物个数与原脱氧钢锭相比降低了29.66%、39.26%,面积比率降低了56.83%、64.33%,夹杂物附速度为0.34μm/s。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炉渣中磷含量过高而不能直接转炉内循环利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进行了相关热态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碱度、FeO含量、氮气流量对气化脱磷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气化脱磷率随着温度和氮气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温度和氮气流量分别控制在1 923 K和0.45 m~3/h时,气化脱磷率分别可达76.26%和64.57%;气化脱磷率随着碱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当碱度控制为1.8时气化脱磷率可以达70.35%;FeO含量在16%~32%范围变化时,气化脱磷率随着FeO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FeO含量为24%时气化脱磷率最高可以达到66.75%。为实现气化脱磷率在60%以上,应控制分别控制温度、碱度、FeO含量以及氮气流量分别为1 873 K、1.8、24%和0.45 m~3/h。  相似文献   
6.
为更准确地预测脱磷转炉冶炼终点钢水磷含量,选取某钢铁公司冶炼DC04钢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业试验得到的铁水条件、造渣料及吹氧量等工艺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各工艺参数关于脱磷转炉终点磷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并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关于脱磷转炉冶炼终点磷含量的预报模型.通过不断优化,使该模型实现预测脱磷转炉终点w(P...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的背散射电子成像(BSE)和X射线能谱分析,对转炉双渣操作工艺下的前期渣和终渣进行物相分析和元素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在炉渣微观区域内,Ca元素与Si元素相互附着存在,而Fe元素赋存在Ca元素和Si元素含量较少的区域,P元素大多出现在Ca、Si元素含量较多区域.炉渣微区内随着CaO含量增大,微区中SiO2含量呈增加趋势;炉渣微区内随着CaO含量增加,aCaO活度增加,而微区aFeO活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FeO含量较大,SiO2摩尔分数和活度系数均有所降低,微区中SiO2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保持恒定的底吹N2流量,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对高氮钢的精炼进行了热力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高氮钢氮溶解度的因素中压力影响最大,氮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人:合金组分(Cr,Mn)的影响次之且Cr的影响大于Mn,氮溶解度随着Cr,Mn含量增加而增大;温度的影响最小,氮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磷在钢中作为一种有害元素会危害钢材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等性能,如何高效地降低钢中的磷含量一直成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的研究重点.总结并分析了转炉冶炼中造渣料、氧枪控制、底吹控制、冶炼温度和转炉渣成分对脱磷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转炉脱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钢铁企业的脱磷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连铸浇注过程中常出现非对称流动现象,既破坏了结晶器内的对称流动,又影响了钢液质量。采用物理模拟,研究了不同开口度情况下板坯双滑板滑动水口的非对称流动现象,并引入对称指数的概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双滑板滑动水口内流场受开口度变化影响较小,水口处的流场对称情况较好。随着开口度变化,双滑板滑动水口几乎不存在非对称流动现象。开口度为25%时,对称指数γ=1.13;开口度为50%时,γ=0.96;开口度为75%时,γ=0.85;全开时,对称指数γ=0.83。随开口度的增大,对称指数γ越小,表明水口处流场的对称情况也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