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演进的高速数据分组技术(eHRPD)在CDMAEV-DO网络与LTE网络互操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实现了网络互通和无缝切换,并提供业务上的连续,同时由于中国电信及美国Verizon等各大CDMA运营商对于LTE网络的需求,eHRPD技术及其测试变得更为重要。本文将对eHRPD的相关技术及其常用的测试方法,依据的相关技术及测试标准,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介绍近年关于FCC催化剂铁中毒现象的研究进展。平衡剂上铁存在新鲜催化剂自身铁、原油原有铁和过程铁3个来源,其中,高酸原油的过程铁含量已不容忽视。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油中以环烷酸铁为主的铁物种不断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与催化剂中的钠、氧化硅形成低熔点共熔物,形成覆盖平衡剂表面的光滑结构,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导致汽油产率下降,严重影响装置稳定运行。根据铁中毒的机理研究,提出加强人员技术交流与培训、提高分析检测频次、应用抗铁污染催化剂、铁中毒解决方案等预防和应急措施,为加工高铁含量原料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和丁二烯(Bd)为单体,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荆,乙基乙二醇叔丁基醚(BET)为结构调节剂,合成了线型无规结构的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并与以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的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ET的加入提高了聚合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BET/n-BuLi(摩尔比)的增大,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尤其是St的反应速率提高显著;BET调节聚合速率的能力明显高于THF.  相似文献   
4.
基于河北邯郸郭二庄矿建立了掘进工作面三维数值模型,利用3 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分析了煤层埋深、掘进速度及煤体力学强度对工作面煤体突然压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将各影响因素依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掘进工作面上固定点最大水平位移值与埋深变化基本呈正相关线性关系;煤壁压出位移方向均向巷道中轴线靠拢,且水平位移明...  相似文献   
5.
煤岩破坏可以产生电磁信号,分析其信号特征对于准确预测煤岩动力灾害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破裂信号较为微弱时,外界干扰因素会对结果分析产生极大影响。为此,在分析实验条件下煤岩受载电磁信号的噪声来源及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带阻滤波、基于白噪声统计特征及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均值滤波、基于模态分量自相关函数频谱的准周期特征识别及带阻滤波等方法,对不同源头的噪声进行了自动识别及去噪,同时,在信号源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评估去噪效果的噪噪比(NNR)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分源去噪方法而得出的型煤电磁信号噪噪比仅为0.136 6,明显优于单一的小波及EMD去噪方法,表明分源去噪方法在煤岩受载微弱电磁信号去噪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井下监测到的煤岩电磁辐射信号能量较低的特点,设计了灵敏度较高的低频磁棒天线,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室测试。试验确定了磁棒天线的有效接收频带,并推导了特定频率下的衰减方程,验证了磁棒天线的定向接收能力,得到最佳的接收方向。结果表明:煤岩电磁磁棒天线有最佳的接收频带、最佳的接收方位、对不同的频率的煤岩电磁信号有着不同的衰减系数,为电磁辐射法预测煤岩动动力灾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活动式测斜仪存在现场人工操作工作量大、数据采集过程繁琐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测斜仪。该测斜仪以原有活动式测斜探头为基础,增加了线缆自动提放机构、水平翻转机构、上下限位机构等,同时仪器还设计了测控模块及太阳能供电模块,能够实现自控制、自采集、自传输的工作模式。试验及应用表明,该全自动测斜仪能够代替人工作业,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为岩土工程变形监测提供了科学、现代化的手段,具有很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溶聚丁苯橡胶(SSBR)国内产销状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目前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产销状况:产量小,现有的4套SSBR生产装置中,只有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10×10^4t,a装置在正常运行: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引进技术,SSBR产品牌号少,研发力度小;SSBR消费量小,仅占丁苯橡胶总量的5%~6%;应用领域小,主要用于胎面胶和制鞋。国内SSBR产量和产能近期内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提出了国内发展SSBR的建议:①SSBR新建项目在进一步完善间歇式聚合工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建设可生产溶聚丁苯橡胶、锂系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和热塑性丁苯橡胶(SBS)产品的多功能生产装置,如有可能应采用连续聚合工艺;②加大新品种、新牌号的研发力度;③提高SSBR产品的质量和供货稳定性;④加强市场研究,以应对日益严格的法规和环保要求;(5)加大推广应用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煤的动态力学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玉凯  解北京  王启飞 《煤炭学报》2013,38(10):1769-1774
为揭示煤岩动态破坏机理,利用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系统,对煤试样进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冲击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体动态本构曲线前期就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初始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都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塑性变形则是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动态本构曲线特征以及前人对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运用弹塑性理论,建立了损伤体-黏弹性本构模型,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测动态本构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拟合结果表明,煤体的动态力学性质对高低应变率的敏感性不同,对高应变率比较敏感,尤其是在300 s -1的应变率下,煤体的塑性流动最强,应力应变曲线产生了二类卸载(正斜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官能度有机锂引发剂一步法合成了星形无规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SIBR)。结果表明,随着极性调节剂用量的增加,共聚物中1,2-PB,3,4-PI结构含量上升,同时共聚组成更加趋于单体组成。在聚合过程中,平均官能度的提高对微观结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