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传动轴端机械密封易提早失效的问题,提出在其端面开设激光脸槽型的改进方法,采用试验手段研究在喷油润滑条件下,激光脸机械密封的摩擦磨损特性、热特性及泄漏情况。自主设计可模拟喷油润滑工况的机械密封试验工装,定制可进行润滑油加热的集成型液压站作为辅助系统,分别进行变工况运转试验和长时稳态工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变工况以及稳态工况运转条件下运转后动、静环端面均无明显磨损;在介质温度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动环和轴套温度均能保持稳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机械密封均无泄漏发生,表明激光脸机械密封在喷油润滑工况下具备良好的热特性和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2.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现对木鳖子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癌作用及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接触式机械密封启停过程摩擦状态的转变特性,采用自主研发的摩擦磨损实验装置,对碳石墨-碳化硅配副材料的摩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采集启停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以及摩擦扭矩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启停过程中端面摩擦状态的转变特性。结果表明:在启停阶段,声发射信号均方根值与摩擦扭矩值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至一稳定值,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的配副材料在7 s左右出现声发射信号峰值,表明此时发生从干摩擦状态到混合摩擦状态的转变;稳定阶段的声发射信号以及摩擦扭矩值分别与转速、压力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5.
近代联用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联用技术和基因研究的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深受化学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环伏安法(SPR-CV)、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质谱法(BIA/MS),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hip-CE-MS)、离线二维液相色谱综合串联质谱法(2D-LC coupled MS/MS)及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LC-MS-NMR)联用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这些联用技术的应用将为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开发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调压差活门的调压性能,解决滑油系统滑油泵输出油压波动过大、油量供应不稳定的问题,运用PumpLinx软件生成网格,并仿真研究活门溢流孔直径、阻尼孔直径、弹簧刚度以及弹簧预紧力等对调压差活门供油压力的动态特性、稳定性以及跟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溢流孔直径越大,活门的调压性能越好,但过大的溢流孔径容易造成压力超调量过大;阻尼孔直径取1.5 mm时,过渡时间最短,且前期压力振荡较小,同时压力稳定波动幅值适中;弹簧刚度取3、4.8 N/mm时,调压效果最理想,压力波动减缓值W约为12%;随着弹簧预紧力增大,调压过渡时间变短,压力超调量增加,反之,或造成阀芯抵在阀体最右端而导致调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联用技术和基因研究的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深受化学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环伏安法(SPR-CV)、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质谱法(BIA/MS)、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hip-CE-MS)、离线二维液相色谱综合串联质谱法(2D-LC coupled MS/MS)及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LC-MS-NMR)联用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这些联用技术的应用将为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开发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现对木鳖子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癌作用及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油增压泵接触式机械密封润滑失效问题,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试验分析人字槽液膜密封用于燃油增压泵的可行性。基于考虑粗糙度的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液膜密封多物理场模型,分析密封温度特性、泄漏特性等关键性能参数,并针对人字槽液膜密封开展密封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平端面接触式机械密封相比,人字槽型密封端面平均温度降低约50 ℃,有利于密封运行稳定性的提高;试验运行过程中密封各处温度稳定,泄漏量为0,满足燃油增压泵对密封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