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乙酰基二茂铁,再与醛反应,合成1-二茂铁基-3-(R1苯基)-2-丙烯酮,然后再与水合肼反应合成吡唑啉,最后通过与酰氯反应生成11个N-酰基-3-二茂铁基-5-芳基吡唑啉化合物。通过1HNMR、FTIR及ESI-HRMS进行了目标化合物结构的表征;将合成的吡唑啉化合物分别对4种植物真菌病(小麦赤霉病、马铃薯干腐病、烟草赤星病、西瓜枯萎病)进行了初步的抗植物真菌活性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植物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三聚氯氰、乙胺、二甲胺、甲胺、苯酚、二(4-氨基苯基)甲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傅克反应和成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三嗪类杂环蕃(4a,4b,4c),并通过1H NMR、IR和MALDI-TOF-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轴承噪声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精密滚动轴承对低噪声润滑脂的要求,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低噪声轴承润滑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降低轴承噪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醛、1,2-二溴乙烷、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联苯胺为原料,经取代、缩合成环,得到一系列新型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对席夫碱大环进行还原,得到结构更稳定,柔韧性更好的仲胺大环。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离子识别研究表明:大环化合物对Na+、Mg2+、Li+无明显作用,对Fe3+和Cu2+有作用。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席夫碱大环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乙醇水溶液提取过程及搅拌槽放大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茶多酚乙醇水溶液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50%,溶剂用量7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min。通过冷、热模放大实验得出,茶多酚提取为内扩散过程,按临界悬浮转速放大是比较理想的放大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二茂铁基衍生物的燃烧催化性能,向其引入富氮的高能基团,以构建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燃烧催化活性的新型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用含三氮唑基团的化合物为原料与二茂铁甲酰氯、二茂铁甲醛反应,分别合成单、双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X-射线单晶衍射、IR和UV-Vi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抗氧化性、热稳定性及对AP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的电位差值均大于80mV,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单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A1~A4的热分解温度在200℃左右,双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A5~A7的热分解温度在240~380℃,因此后者的热稳定性相对前者更高;化合物对AP有一定的催化性能,均能引起AP的两个放热峰不同程度地提前,其中单、双核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对AP的低温放热峰分别提前了69~84℃、56~62℃,高温放热峰分别提前了144~165℃、153~184℃。由此得知双核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对AP的催化性能优于单核二茂铁基三氮唑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花成文  王嫚  苟小锋  潘然  赵军龙  陈邦 《精细化工》2012,29(12):1236-1239,1248
以二茂铁二甲酰氯和芳甲酰肼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了9个N2,N2'-二芳甲酰基-1,1'-二茂铁二甲酰肼类化合物Ⅲ,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含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Ⅲf对阴离子F-、CH3COO-有识别作用,化合物Ⅲh、Ⅲi对F-、CH3COO-、H2PO4-有识别作用。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取代基位于邻位的化合物Ⅲa、Ⅲb和Ⅲ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三聚氯氰、二乙胺、对硝基酚、1,2-二溴乙烷、水杨醛、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异香草醛为原料,采用高度稀释法合成了一类含三嗪环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席夫碱大环Ⅴ对Fe3+离子有专一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哌啶-4-醇为原料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4-二(哌啶-4-氧基)-6-氯-s-三嗪化合物(Ⅱa和Ⅱb),再与2-羟基苯并三唑类衍生物(Ⅲa,Ⅲb和Ⅲc)反应,得到6个二元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化合物(Ⅳ)。用1HNMR、IR和ESI-HRMS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初步研究了其紫外吸收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光稳定性能。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在360 nm左右均有较强的吸收,最大摩尔消光系数ε分别为3.67×105、4.06×105、4.22×105、3.99×105、4.65×105,5.31×105L·mol-1·cm-1;6种光稳定剂的热和光稳定性能良好,其光稳定剂失重1%(质量分数)时的温度依次为:210、225、224、238、181和185℃,当掺杂光稳定剂化合物的样品的质量分解率达到10%的时候,所需要时间大于100 h。  相似文献   
10.
三嗪类杂环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聚氯氰、甲胺、乙胺、二甲胺、苯酚、二(4-氨基苯基)醚为原料,经取代、傅克反应和成环作用合成了一类新的含三嗪环的杂环蕃,并通过 1HNMR、IR和MALDI-TOF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