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破坏生物胺结构、抑制生物胺产生、有效去除生物胺,通过HPLC-柱后衍生-FLD检测技术分析了7种生物胺(酪胺、腐胺、尸胺、组胺、胍丁胺、亚精胺、精胺)在不同加工处理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加热对生物胺没有破坏作用,超声和山梨酸钾前处理对鲅鱼生物胺的抑制率分别为45.89%和58.36%。醋酸、泡菜汁对生物胺的去除率为17.59%和27.76%。因此,生物胺不能通过超声、微波、加热技术来消除,可以通过控制细菌生长和酸液浸提等方式来抑制和去除。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构建了新的多导师联合培养模式,指出了多导师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并以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对多导师模式的部分成果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加工水产品的余氯残留量及风险分析,采用邻联甲苯胺分光光度法对加工油甘鱼块的余氯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余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实验发现,邻联甲苯胺法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05nm,线性范围为0.000.10mg/L,相关系数R2为0.993,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浸泡时间、洗脱体积、离心时间、离心速度分别为15min、10mL、10min、6000r/min,方法平均回收率为66.7%82.3%,RSD为5.9%9.3%。余氯最大摄入量估算为0.81mg/kg。因此,按照HACCP方法消毒工具,虽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但要防范潜在的国际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4.
鲅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中辉  林洪  李振兴 《食品科学》2011,32(7):194-197
通过生物胺菌(BAB)筛选培养基的初筛、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荧光检测(FLD)技术的分析以及VITEK 2菌种鉴定系统的使用,对鲅鱼鱼肉中的组胺菌(HFB)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3株生物胺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8株为组胺菌。经鉴定,组胺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杆菌(两株)、荧光假单胞菌、侵肺巴斯德菌、泡囊短波单胞菌、居泉沙雷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杀鲑气单胞菌,鉴定可信性大于87%。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储藏条件下鲅鱼生物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中辉  林洪  李振兴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6):358-360,363
为研究鲭鱼中毒的组胺来源以及温度对鲅鱼生物胺的影响,通过HPLC-柱后衍生-FLD检测技术分析了鲅鱼体内7种生物胺(酪胺、腐胺、尸胺、组胺、胍丁胺、亚精胺、精胺)的含量以及在不同储藏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鲜鲅鱼肌肉中没有检出组胺。鲅鱼体内生物胺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0℃(冰藏)、4℃、20℃储藏8d的生物胺总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9~6.77、16.28~274.65、154.96~1846.29mg/kg。因此,细菌是引起组胺中毒的主要来源,低温储藏是控制鲅鱼产生生物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过程方法"的解读,探讨"过程模式"在核电质保体系中的应用,为有效策划、实施和改进核电质保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牙鲆体内的生物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牙鲆体内的多种生物胺.以邻苯二甲醛(OPA)为柱后荧光衍生剂,通过Capcell Pak MG C18色谱柱的梯度洗脱,将酪胺、腐胺、尸胺、组胺、胍丁胺、亚精胺和精胺等7种生物胺进行良好分离.测试结果表明,7种生物胺在0.05~30m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