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国产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的静、动态性能,通过ANSYS分析软件建立了电主轴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对电主轴的静、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采用实验模态测试技术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主轴支撑跨距对电主轴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电主轴跨距的最优范围.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模态测试结合,能有效分析电主轴的动态性能,并实现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通过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认证、安全认证等制度和措施的实施,促进了机床安全标准的贯彻,有效地提升了机床产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IEC/TC44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EC62061功能安全国际标准,着重介绍和讨论了安全控制系统风险评估简化方法与SIL分配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钢炼钢厂1#板坯连铸机近2年来发生粘结漏钢报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保护护渣性能、液面波动、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拉速频繁变化、捞渣是造成粘结漏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漏钢粘结率由2016年的0.42次/万t降到2017的0.02次/万t。  相似文献   
5.
采用阶次分析和试验模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电主轴运行状态进行振动测试与分析,研究导致高速电主轴高速运行中振动加剧的原因,确定高速电主轴及机床结构在设计、制造与部件缺陷等方面存在的导致振动异常的多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阶次分析和试验模态测试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状态监测与诊断的测试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向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试验提出多维力随动加载方法,对五轴联动进给主轴施加多维力载荷,形成复杂进给抗力,部分模拟主轴复杂切削力环境。基于6-PUS并联机构研制多维力随动加载装置,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建立显式力控制系统,比例和积分增益可随加载误差自适应调节。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开展多维力随动加载实验,结果表明,加载装置能够跟随机床主轴的单轴、三轴联动和五轴联动进给运动,根据期望值对主轴施加三维力,加载误差小于3.2%,在机床执行多种加工轨迹时形成有效进给抗力,为后续引入动态加载模拟复杂切削力提供理论和装备支撑。研究成果可为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提供低成本、可循环的加载方式,有利于测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也可为精度保持性、超载试验、跑合试验等机床性能测试提供新的负载模拟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加工中心使用环境中的电磁环境应力特性,主要从静电放电、快速瞬变、浪涌电磁骚扰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构建加工中心可靠性测试电磁环境应力仿真平台,为开展加工中心可靠性测试提供电磁环境应力模拟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的信息互联互通,针对数控机床数字化制造过程中相关生产信息在各层级之间的网络化信息传递,提出了一种基于OPC统一架构(unified architecture,UA)的信息交互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WDF)文件模型,对其文件结构和功能节点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定义,给出了建模示例,并对WDF的信息交互机制进行了说明.基于提出的WDF文件模型,可以实现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内各层级间信息交互的开放式共享,解决信息异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机床加工车间大量定制化产品,且多以小批量、多品种模式为主所带来的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安排合理性、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产品不良率和设备故障率等迫切需求,文章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建设的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在分析数字化车间建设目标、整体性能需求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总体架构设计模型,并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各信息化系统的集成给出建设内容和遵循原则。为机械加工行业数字化车间总体架构模型的建模、数字化车间信息化系统功能和系统集成要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机械电气设备的本质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通过对机械电气和电子设备及系统安全性的内涵、安全的三要素(人员、机械电气设备以及人员与机械电气设备的关系),以及基本安全技术内容的分析,明确了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范围与内容。同时,通过分析国内外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的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指明了SAC/TC231技术委员会今后有关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化的工作发展方向及在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