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5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自救器是矿工下井必备的安全脱险器具。自煤炭部颁布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以来,许多煤矿相继为下井工人配备了自救器。但由于许多矿工缺乏使用自救器的经验,加上培训工作没跟上,因此不能有效地发挥自救器的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煤炭部的指示,抚顺煤矿安全仪器厂和抚顺煤炭研究所在仿照美国 MSA 公司的 W65型自救器的基础上,认真吸取了其他各国过滤式自救器的优点,结合我国煤矿情况,研制了 AZL—40型过滤式自救器。经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已正式批准定型投入批量生产。AZL—40型过滤式自救器是用于煤矿  相似文献   
3.
检测强噪声背景中的微弱特征磁场信号,方法通过和低通滤波器相结合,利用磁传感器所产生的磁场信号和参考控制电流的相关输出,给出正比于待测磁场信号的直流输出电压。*用计算机对霍尔传感器进行模拟。结果给出了有关噪声特性、谐波抑制和灵敏度的理论结果。*结论由上述理论演变而成的仪器其最小可测磁场为10-6T。除了直流输出之外,此类具有磁电相*乘功能的传感器还可测量待测磁场信号的相位,并有良好的谐波抑制和噪声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接入网技术的空前发展,高速、宽带有线电视信息网已初露端倪,而线缆调制解调器在这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领域中,可以说是从有线电视网驶向Internet世界的高速“跑车”。  相似文献   
5.
基于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是基于同步码多址技术(SCDMA)的未来陆地通信系统,它广泛采用了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技术,工作于IDD方式,系统向下兼容在中国有广大基础的第二代GSM网络,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数据交换业务。TD-SCDMA相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和其他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议,有更好的频谱利用率,并且支持更为精确的接力切换概念和系统切换的概念,未来的系统将工作于ITU为IM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DY稳恒磁场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将霍尔效应与锁相技术结合起来,制成高精度稳恒磁场测试仪,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成功地用于监视器偏转线圈,特别是各种永磁校正元件的磁场分布的测量及分析,能对优化偏转线圈的结构,永磁校正元件的设计工作提供实际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IS95系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CDMA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双工方式、信道关系和射频带宽)下的特性,进而分析了IS95采用的扩频、抗多径效应、严格功率控制和负荷平衡控制等一系列系统技术。结果表明,IS95在其选定的工作模式下是一个优化系统,但只是一个局部优化的CDMA系统。IS95系统应用扩频技术获得了目前所有移动多址系统的最高容量,但为了降低多址干扰而使技术复杂性、系统成本均有所增加,且系统的实际容量只达到设计值的中1/  相似文献   
8.
国外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人工呼吸机对国外各种结构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测试结果对各种结构的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技术水平的评估。从而,为国内用户在对各种结构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的选择使用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在试验矿井进行了一次红外热成像仪表演:在浓烟滚滚的矿井,肉眼看不见5米远的矿灯,但用手提式红外热成像仪,却能看清75米远处的矿工。这种红外热成像仪,体积轻,以电池为动力,可以观察出温差为0.1℃热幅射物体。成像仪能把红外线能量变化,在目镜中显示出相应的红色图像,火或电气过热等都能在目镜中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张仁良  陈金岳 《煤矿安全》2004,35(12):11-14
文章通过正压氧气呼吸器与普通氧气呼吸器的结构和应力分布比较,进一步对正压氧气呼吸器呼吸系统的静态和动态应力分析,从而展示了它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其呼吸防护能力优于普通氧气呼吸器;在正压呼吸条件下呼吸,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循环系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