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Ti6Al4V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非平衡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Ti6Al4V表面形成氧化物陶瓷膜。分别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层主要由TiO2(钙钛矿相及金红石相)及非晶相组成。厚约20μm的膜可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电解液所含元素Si,P进入到膜层中,表明电解液组元急烈参与微弧氧化反应,这为通过选择电解液来设计膜层的相组成进而对膜层进一步改性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馬氏体型耐热鋼2Cr13在奥氏体状态下的鍛造形变对高溫回火后的金相組織、高溫下的瞬时强度、蠕变速度及持久破断时間,以及精細結构的影响。試驗結果表明:高溫形变时所得的强化可以保留在高溫回火以后,使瞬时强度及持久破断时間均得到提高。但是,对应最长的持久破断时間存在一最佳的形变度。超过此形变度时,由于发生奥氏体的再結晶过程,强化效果显著降低。試驗証明:高溫形变使馬氏体組織細化,回火后的嵌镶块碎化井造成鋸齿状晶界是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纳米Si-B-O-N陶瓷粉末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制备氧化硅和氮化硼在分子甚至于原子级水平均匀混合的纳米级Si-B-O-N陶瓷粉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无碳型Si—B-O-N先驱体,通过先驱体热分解制备了Si-B-O-N陶瓷粉末,并利用DSC—TG、XRD、IR和TEM技术详细分析了Si—B-O-N先驱体凝胶的热分解特性和纳米粉体的组织结构与形貌特征.研究表明:先驱体凝胶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250—400℃,通过脱氨基原位聚合和无机化转变完成;Si—B-O-N陶瓷粉体呈非晶态,由均匀分布的B—N环、Si-O和Si—N-O等结构组成;粉末的形貌呈单-形态的球形颗粒,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0nm。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TEM中电子衍射与暗场技术,XRO及EPMA等方法研究了ZrO2-2~20mol%Y2O3陶瓷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对Y2O3含量较低(2mol%)的试样烧结后得到晶粒细小的正方ZrO2-(TZP)组织;在从高温立方单相区快速冷却的3~7.5mol%Y2O3试样中形成反相畴界与相变孪晶组织;在c+t双相区长时间等温退火处理的4~6mol%Y2O3试样中,在立方相基体上析出正方相粒子而得到部分稳定ZrO2(PSZ),初期阶段形成“tweed”组织,后期阶段形成“colony”组织;在14mol%及20mol%Y2O3试样中则形成全稳定ZrO2(FSZ)。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双相钢疲劳行为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Cu-32.23% Zn-1.84%Al合金的马氏体转变和形状记忆效应。结果发现,合金在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中淬火时(即|T_q-M_s|较小),可获得薄片状的弹性马氏体;而在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中淬火时(|T_q-M_s|较大),除薄片状马氏体外,还出现部分蝴蝶状的爆发型马氏体。随淬火冷却介质温度下降,爆发型马氏体量增大,至-70℃时全部为爆发型马氏体。试验确定,形状记忆效应仅与薄片状马氏体的行为有关,而爆发型马氏体没有形状记忆效应。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了合金在弯曲时应力诱发马氏体的增长和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研究了T8钢中不同显微组织的干滑动磨损机制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轻微磨损时,钢的磨损量差别不大。在严重磨损时,磨损量差别较大。不同显微组织的耐磨性按粒状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和片状珠光体的顺序依次增加。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雷延权  洪班德 《金属学报》1964,7(2):179-188
本文研究了馬氏体型耐热鋼2Cr13在奥氏体状态下的鍛造形变对高溫回火后的金相組織、高溫下的瞬时强度、蠕变速度及持久破断时間,以及精細結构的影响。試驗結果表明:高溫形变时所得的强化可以保留在高溫回火以后,使瞬时强度及持久破断时間均得到提高。但是,对应最长的持久破断时間存在一最佳的形变度。超过此形变度时,由于发生奥氏体的再結晶过程,强化效果显著降低。試驗証明:高溫形变使馬氏体組織細化,回火后的嵌镶块碎化井造成鋸齿状晶界是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