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对某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机械特性、气柱特性、气流脉动及机械振动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压缩机设计参数、运行工况及介质状态参数找出了引起压缩机管线振动的根本原因。最终,制定了合理的整改方案,振动消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压缩机管道气流脉动不均匀度的允许值,并讨论了由此引起的激振力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目前各国所制定的相关振动标准。  相似文献   
4.
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中气柱的共振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管道系统气柱固有频率对避免气柱系统发生共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的方法:比较了频响函数法和传递矩阵法在计算气柱固有频率时的优劣,发现频响函数法更切合于实际;研究了流量对不同管管路系统气柱固有频率的影响,得出流量对含孔板等阻力元件的管道系统气柱固有频率有直接影响,而无阻力元件的管道系统气柱固有频率不受流量的影响;结合空冷器的设计原理提出了空冷器作为管道系统中特殊管路元件时的参数化模型即当量管长和当量直径,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验证了参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管道中流体和弹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这种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动力特性有直接影响。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研究输流管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振动模态、幅频响应等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根据流体三维波动方程和管道动力学方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空间输流管道系统的直接流固耦合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管道系统有无流体两种工况下的模态实验。通过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输流管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和流体对管道模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频率下流固耦合特性对管道幅频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发现水介质流体显著降低了管道固有频率,但是在不同频率下流体对管道幅频响应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和自制的低温实验装置,研究了玻璃布-环氧层板(GFRP)在0℃,-30℃低温环境下的动态断裂性能,采用WEK断裂模型来预测低温环境下GFRP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测试步骤和理论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单边切口试样拉变对玻璃布-环氧层材料的断裂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当应变速率提高时,断裂性能明显增强,和室温情形相比,在低温环境下,GFRP材料的断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利用MTS材料试验机,采用中等应变速率(1/s)对玻璃布-环氧层板实施了冲击拉伸实验,测试了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了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布-环氧层板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温度效应,在室温以上温度环境下,该层板具有动态韧性,还分析讨论了复合材料拉伸试样设计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了哑铃形式结合粘结幅中强片和销钉拉伸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新型管路液流脉动衰减器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流管路中的液流压力脉动是造成管路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消减液流脉动对管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声学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液流脉动衰减器,通过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该衰减器的二维非稳定流动模型,并推导了管路中柱塞泵输送液流的入口条件,分析了不同频率下衰减器的液流脉动衰减性能。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制作了脉动衰减器的实物模型,设计并搭建了柱塞泵管路实验平台,对脉动衰减器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该液流脉动衰减器具有作用频带宽、液流脉动衰减效果好的特点。此外,该衰减器结构紧凑、安装维护简单,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在中等应变速率(1/s)下,对玻璃布-环氧层板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对该层板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拟合了玻璃布-环氧层板材料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锚固类结构抗爆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评述锚固类结构抗爆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内外具有共性的问题:(1) 对复合锚固类结构抗爆性能的研究还很欠缺;(2) 特殊型式的复合锚固类结构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应深入研究;(3) 对新型锚固类结构抗爆性能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4) 对试验研究及应用成果,还未能提升到系统、严密、公认的理论阐释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