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IN)中卫星节点缓存容量有限,且卫星高速移动使得星间链路时变,导致地面用户内容访问延迟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空间信息网络缓存决策策略(satellite 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SIABC)。首先根据低轨卫星节点链路切换的周期性和可预知性,建立网络分区模型,对空间信息网络的卫星节点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节点协作缓存模型,使得整个网络区域内的卫星节点有选择性地缓存不同流行度的内容,同时兼顾区域内节点的协作缓存,从而流行度高的内容缓存在网络边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缓存机制相比,该缓存策略能够明显提高内容的平均缓存命中率,并显著降低用户的内容访问时延。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体粉末包装法在950℃渗硼5 h,在纯镍表面制备了厚度约50μm致密连续的渗硼涂层.采用浸没法研究了纯镍及纯镍渗硼涂层在750℃空气及熔融LiCl-l0Li2O(Li2O质量分数为l0%)中的腐蚀行为.渗硼涂层试样的腐蚀失重为8.4 mg·cm-2,只有原始纯镍试样的1/4.渗硼涂层明显改善了纯镍在熔融LiCl-Li2O中的耐腐蚀性能,这归因于渗硼涂层中的硼元素在熔融LiCl-Li2O中的优先腐蚀抑制了镍的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原位填充白炭黑与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室温硫化(RTV)硅橡胶胶黏剂,用红外光谱与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RTV硅橡胶的结构及其胶黏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白炭黑的分散性,并考察了胶黏剂对金属铝黏接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RTV硅橡胶、甲基丙烯酸(酯)与白炭黑形成了共聚物;随着白炭黑含量的增加,胶黏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当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钛酸四丁酯(质量比3)质量分数为1.5%,白炭黑质量分数为1.5%,交联剂原硅酸四乙酯及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时,胶黏剂粘接铝的最大剪切强度可达到5.64MPa。  相似文献   
5.
310S is a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having strong resistance of oxidation,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nd corros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 is the main corrosion failure mode for 310 S stainless steel. Past researched about SCC of 310 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corrosive media, but few studies concern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hlorid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s effects on SCC of 310 S stainless steel, prepared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via slow strain rate tensile test(SSRT)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NACE A solu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C sensibility indexes of 310 S stainless steel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and reach maximum at 10 MPa and 160℃, increasing by 22.3% compared with that at 10 MPa and 80 ℃. Instead, the sensi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pressure up. Besides, the fractures begin to transform from the ductile fracture to the brittle frac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310 S stainless steel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of stress corrosion at 10 MPa and 160℃ and the fracture surface exists cleavage steps, river patterns and some local secondary cracks, having obvious britt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SCC cracks initiate from inclusions and tiny pits in the matrix and propagate into the matrix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gradually until rupture. In particular, the oxygen and chlori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CC of 310 S stainless steel in NACE A solution. The chloride damages passivating film, causing pitting corrosion, concentrating in the cracks and accelerated SSC ultimately. The research reveals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hloride on the SCC of 310 S, which can be a guide to the application of 310 S stainless steel in super-heater tube.  相似文献   
6.
采用吸附分离法测定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通过析水率分析二者的乳化性,同时测定了油样的酸值、黏度、界面张力,探讨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H2O驱原油相比,CO2驱原油中沥青质含量、胶质含量及酸值较高,黏度、界面张力较低;受上述条件的影响,CO2驱采出液中原油的乳化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半导体器件内引线键合的机制及如何检测内引线的键合质量, 分析了影响内引线键合质量的因素, 重点分析了半导体器件最常见的失效模式——键合点脱落的因素, 并提出改进键合质量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内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于液压缸远程控制掘进机,该传感器适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位置检测,能够有效提升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及系统动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辛算法计算了水分子的经典运动.基于经典模型,采用J. N Murrell et al. 给出的水分子基态势能函数,在质心坐标系中推导了水分子的正则坐标与共轭正则动量和Hamilton正则方程,应用辛格式计算了水分子的经典轨迹和能量,并与Runge- Kutta法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辛算法计算至10-9s仍能保持系统能量守恒,与理论和实验一致;Runge-Kutta法则不然,系统能量变化很快,与理论和实验不符.  相似文献   
10.
大型发电机组基础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系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着手,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对国内某大型燃气机发电机组基础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目前比较先进的模态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测试.通过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模型模态试验结果以及现场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了计算方法、试验方法与测试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并确定了最佳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