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以来,我国关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其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反复更迭。文章从清末民初(1906—191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949—)这四个阶段发布的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中梳理其概念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并尝试厘清其更新演变的脉络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树声  李小龙  严少飞  李嘉麟 《城市规划》2021,45(3):中插1-中插2
1.何谓"有象者恒识"中国本土规划素来重视将无形的文化义理同具象的物质空间紧密联系,强调借由空间"象之触",促发人"心之动",实现人居环境的人文化育之效。基于此意识,中国本土规划累代形成了一种注重存续古迹空间以彰显文脉精神的保护传承观念,诚如古人所讲"无形者心也,有象者物也,无形者易忘,有象者恒识",便是这个道理。在历史文献中,亦有"有形者咸知,无形者或昧""有象者易识,无形者难明"等记载,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3.
严少飞  王树声  李小龙  孙鸽 《城市规划》2021,45(2):后插72-后插73
1 何谓“于其心不于其迹”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古迹保护,不仅注重其“迹”,更重视对古迹所蕴藏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和传承,强调古迹保护应能激发临观者之精神,触动其心,实现古今人心的“相通”,达到教化、融凝社会与文化传承的目的.正所谓“古人之迹,古人之心也” “于其心不于其迹”.在历史文献中亦有“师其心不师其迹” “法其心不拘其迹” “在神不在形”等诸多记载,皆蕴含相近的本土保护传承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合院式民居是晋陕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绿色营建经验,其中与人们健康舒适密切关联的室内光环境经验也同样富足.以陕西韩城相里堡村柳氏院和山西襄汾丁村12号院为例,基于调研访谈与测绘数据整合,通过借助计算机ECOTECT软件分别对其中院落尺度、房屋朝向和单体构造层面进行采光系数仿真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宽院面南、檐下光廊与八字抹边营建经验对增强室内采光系数,优化室内光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且存在相应定量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晋陕合院民居室内光环境营造机理与建构逻辑,并归纳了地域性传统合院民居在诸多客观因素限制下所具有的光环境营造经验与智慧,为基于传统风貌保护同时满足居住标准需求的当代乡村民居低技高效建设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古代杭州西湖为例,在历史文献典籍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古代西湖成因进行概述,结合历代西湖治理实践,总结西湖治理与保护过程中的经验,最终提出西湖治理与杭州人居提升之作用与影响,以求资鉴当今,为当代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南京市玄武大道两侧城市设计》引发公众事件为例,采用文本分析、访谈、问卷等方法探讨自媒体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指出:一,自媒体拓展了信息扩散的渠道,降低了公众参与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反馈成本,但其承载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是影响公众参与效能的关键;二,间接利益者的缺失是当前自媒体平台无法助推有效参与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建构自媒体从单一反馈申诉工具走向复合媒介的公众参与平台,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各环节;二,规划编制需研究适配不同规划类型、阶段、问题等的公众参与手段,从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向综合性空间规划转型;三,政府部门应建立规范化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范式。  相似文献   
7.
龙门禹庙位于山西河津西北12km处的黄河龙门两 岸,是晋陕黄河沿岸胜景建设的杰出代表,也是“龙门胜景” 群的核心建设。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根据薛瑄《游龙门记》 《龙门山全图》、民国历史影像等为代表的多重实证,对禹庙 历史空间进行考证。通过前三章节,即“所建何地”“所建何 人”“禹庙几何”,进一步恢复龙门禹庙空间布局与历史面 貌,并在“胜景何为”中借助视景模拟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 龙门胜景蕴含的理景智慧及其背后的典型理景手段。最后从三 方面对龙门禹庙胜景研究进行总结,即禹庙表征的晋陕黄河沿 岸“山-水-庙-景”共生演绎特色、禹庙研究的历史观与演进 视角、晋陕营景的多样功能与宏阔视野。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复兴和美丽中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背景下,针对当前传统村落凝冻式、碎片化、文脉断裂的保护现状,亟待探索基于“整体性”的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路径。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作为中华优秀的村落营建经验“一举而百善”,是物质空间关联形成的整体景观、生活方式与情感凝结的文化网络,蕴含了自然山水环境下的人地共生理念。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利用应按照在地原真保护、民本活态利用、区域统筹协调的原则,围绕阐明核心价值与要素、构建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协同多维传承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撑措施的内容,据此,本文提出集中连片区划定集群保护、历史格局修复、新旧协同格局传承、土地利用管控、动力培育与活力提升的路径。这对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弘扬文化现代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所限,人们结合地区实际积累创造了很多营造经验,这些经验形式独特、方便适用,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地方实践经验。在该地区众多的营造经验中,尤以地处典型黄土高原台塬区的三原县柏社村最具代表性,这里的先民依靠丰厚的黄土资源,营建了大量的地坑窑院式居所,该地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地坑窑院聚落。  相似文献   
10.
西安城墙在社会变革及城市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存废之争,但最终得以保护下来.西安城墙的保护历程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基础研究,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墙保护的三个阶段探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这对于研究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认识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