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板坯高速连铸因具有减少设备投资、增产增效和降低物料消耗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解决低碳钢浇铸周期与精炼周期的匹配问题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某钢厂开展了结晶器电磁制动参数优化的高速连铸工艺技术研究,施加磁场后,随着上线圈电流由模式A增加到模式C,结晶器表面的钢液流速由0.35 m/s减小至0.21 m/s,结晶器内上部流场流速减弱,在高拉速下可明显起到降低表面流速的作用,随着吹氩流量从12 L/min增加至20 L/min,钢液表面流速增加,随着水口浸入深度的增大,结晶器内的流场形态变化不明显,2.05 m/min拉速下夹杂物指数较1.8 m/min拉速夹杂物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上海老港静脉产业园区规划概况以及园区定位,分析了老港静脉园区开发风力发电、填埋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在园区构建“立体式、多模式”能源再利用体系的设想,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再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镀锡板高拉速生产,采用数学模型和工业试验研究了在FC(电磁制动)结晶器条件下水口角度、水口插入深度、拉速及磁场强度对结晶器流场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口角度、插入深度和拉速的增加,下磁场作用区域靠近窄面的钢液受到的电磁力明显增大,水口下方的磁场可有效地减小水口出口射流对窄面的冲刷;在工业试验中发现,施加磁场后水口两侧钢液面流速对称性得到改善,钢液面轮廓较平稳,当BU(上磁场强度)为0.5BL(下磁场强度)时液位波动最小;夹杂物明显降低,边部大于10 μm夹杂物数量密度从0.134 降低到0.079 个/mm2,1/4处夹杂物数量密度从0.129 降低到0.074 个/mm2,宽度中心处数量密度从0.100 降低到 0.073 个/mm2;凝固钩的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平均深度从2.3 降低到1.7 mm,平均长度从2.3 降低到2.0 mm,适合的电磁制动参数可以抑制凝固钩的生长。通过优化FC结晶器参数,氧化铝类缺陷降低约77.8%,保护渣类缺陷降低约82.6%,并且在工业上实现了拉速为2.0 m/min的常态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腐殖质生物活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文远  杨海真  顾国维 《腐植酸》2007,(3):11-16,36
腐殖质有机肥既能发展高效农业生产,又能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农业。介绍了腐殖质、腐植酸在农业应用上的生物活性,综合评述了腐殖质、腐植酸生物活性机理,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现状,对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1[∶]1水模型和工业试验研究了常规板坯连铸结晶器液面的瞬态特征。研究发现,常规板坯结晶器液面存在“周期性畸变”。该现象表现在液面每隔20~30 s出现约5 s的畸变。畸变期间窄面处液面凸起,宽度1/4处液面凹陷且表面流速达到极大值,易导致卷渣。定义上次液面畸变结束到本次畸变结束时间为畸变周期。水模型结果显示,提高拉速畸变周期减小,而提高水口浸入深度与倾角液面畸变周期增大,但改变这些参数不能消除周期性畸变。对液面畸变周期的影响程度为:水口倾角>拉速>水口浸入深度。工业试验也证实液面周期性畸变的确存在。适当增大水口倾角有利于减少液面周期性畸变导致的卷渣。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阿蒙顿固体摩擦理论和静电力理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开尔文显微镜研究晶界对单层多晶MoS_2和MoSe_2纳米片摩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单层多晶MoS_2和MoSe_2,结合摩擦力显微镜模块、开尔文显微镜模块,在单层多晶MoS_2和MoSe_2不同区域上(500 nm×500 nm),研究晶界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对于单层多晶MoS_2和MoSe_2,有明显晶界区域的粗糙度、接触电势差和粘附力要大于无明显晶界区域或无晶界区域。有明显晶界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其他区域,无明显晶界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无晶界区域。结论探针在晶界处滑动时,受到棘轮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双重作用,导致探针更大的变形量与更多的能量耗散,因此有明显晶界区域的摩擦力显著增大。对于晶界不明显的区域,其摩擦力仅受压电效应的作用,也会有所增大。对于无晶界的区域,因探针滑动时不会受到棘轮效应和压电效应的作用,其摩擦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畜禽粪便制作腐植酸液肥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整个制作工艺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液体肥料制作进水和出水中分子量分布系数  相似文献   
9.
马超  何文远  乔焕山  赵长亮  杨健 《炼钢》2021,37(4):16-24
采用棒偏转法对断面宽度为2000 mm,水口倾角分别为15°、20°和45°时的连铸结晶器表面流速进行了测量,并结合数值计算分析了水口倾角大范围变化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影响.随着水口倾角由15°增加至20°、45°,结晶器表面流速由0.4m/s减小至0.25m/s和-0.1m/s,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水口倾角为...  相似文献   
10.
蒋鹏  何文远  乔焕山  赵长亮  张涛  杨健 《炼钢》2020,36(1):34-42,56
采用测速棒偏转法对工业生产连铸结晶器表面流速进行了高温实际测量,并依据测量结果对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并进一步利用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侧孔出口为方形、矩形和跑道形的浸入式水口(Submerged Entry Nozzle,SEN)在不同拉速和水口浸入深度情况下结晶器内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三种不同类型水口的表面流速随着拉速的增大而增加,随着SEN浸入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连铸工艺条件下,采用方形水口的结晶器表面流速大于采用矩形水口和跑道形水口的表面流速。采用矩形水口的结晶器表面流速与采用跑道形水口的表面流速大小相当。采用三种不同类型水口的液面湍动能随着拉速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水口浸入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连铸工艺条件下,采用跑道形水口的液面湍动能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