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信息量(I)、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逻辑回归–信息量(LR-I)和逻辑回归–确定性系数(LR-CF)耦合模型的快速评估方法对九寨沟县范围内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5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历史资料、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九寨沟全县6205个滑坡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降雨、距公路距离和距水系距离共计15项评价指标因子,基于GIS平台提取80%滑坡点作为训练样本,采用I,CF,LR模型建立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并将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基于I,CF和LR模型,提出LR-I和LR-CF耦合模型,实现各评价指标因子二次逻辑回归计算,优化了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图。最后利用未参与训练的20%滑坡点作为检验样本,利用频率比和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5种评价模型得到的滑坡的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85%,I,CF,LR,LR-I和LR-CF的AUC评价精度分别为0.762,0.756,0.788,0.838和0.836,表明5种模型均能较好评价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LR-I和LR-CF模型与单一的I,CF模型相比能将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提高约8%;与单一LR模型相比,其精度提高约5%,说明LR-I和LR-CF模型的滑坡预测更优于单一的I,CF和LR模型,为快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滑坡易发性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2.
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快速评估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信息量(I)、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逻辑回归–信息量(LR-I)和逻辑回归–确定性系数(LR-CF)耦合模型的快速评估方法对九寨沟县范围内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5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历史资料、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九寨沟全县6205个滑坡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降雨、距公路距离和距水系距离共计15项评价指标因子,基于GIS平台提取80%滑坡点作为训练样本,采用I,CF,LR模型建立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并将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基于I,CF和LR模型,提出LR-I和LR-CF耦合模型,实现各评价指标因子二次逻辑回归计算,优化了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图。最后利用未参与训练的20%滑坡点作为检验样本,利用频率比和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5种评价模型得到的滑坡的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85%,I,CF,LR,LR-I和LR-CF的AUC评价精度分别为0....  相似文献   
3.
黑色岩层是具有特殊矿物(黄铁矿)的一套岩石,其风化破坏造成岩体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在黑色岩层分布地区,极易使边坡失稳.通过对贵州都匀地区黑色岩层的野外调查、岩样XRD衍射分析、水质调查,认为黑色岩层中含有硫化矿物,易被氧化形成酸性水,从而溶解、溶蚀矿物,扩大溶蚀腔,并使元素流失迁移,生成具有膨胀性的粘土矿物,最终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降低而发生风化性破坏;黑色岩层边坡中节理裂隙发育并具有富氧水作用下,酸性水沿节理裂隙拓宽岩体结构面,造成其结构空间损伤,从而形成岩体边坡风化破坏的发生;认为黑色岩层边坡风化破坏主要以岩石矿物蚀变作用、节理裂隙溶蚀扩张作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川东上沙溪庙组红层泥岩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质量、裂隙、孔隙、微观结构及膨胀性能的变化规律,开展不同温度热处理实验,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孔隙测定及数字化放射影像实验(DR),对热处理岩样的微观结构差异性、细观孔隙特征及宏观裂隙发育规律进行研究,获取岩样烘干过程的质量变化与膨胀规律,以揭示热处理对泥岩膨胀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岩样质量损失呈现快速失水–缓慢失水及缓慢失水2种模式,上沙溪庙组红层泥岩中水分完全排出需要>130℃的热处理温度;(2)高温热处理出现黏土矿物层间张开及沿层断裂的现象,而低温热处理多为层内断裂,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后宏观裂隙的贡献度低于原生裂隙;(3)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降低,孔隙内0.5~2 nm的细小颗粒明显增多,在110℃时该颗粒物数量达到峰值。热处理温度对微观孔隙尺寸影响明显,与天然状态的孔隙单峰分布相比,高温热处理后孔隙分布呈现双峰的规律;(4)低温处理下呈现出宏观裂隙控制型,而高温处理下呈现出宏观裂隙‐微观孔隙控制型的膨胀模式,且提高热处理温度可显著提高快速膨胀阶段的曲线斜率及最终膨胀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