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本文就土钉墙喷锚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对施工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及相关技术进行说明,并探讨了基坑变形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3DMine-Rhion-Griddle-FLAC3D耦合构建矿区三维模型,研究了矿体回采过程中井筒变形、应力、塑性区变化规律,并对开采过程中井筒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以分析验证井筒稳定性。结果表明,基于3DMine-Rhino-Griddle-FLAC3D分析方法,可以对采矿过程中井筒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 矿体回采结束后,仅在采场周围区域产生较大变形量,井筒变形量均小于10 mm; 采场周围均出现了明显的塑性破坏,但塑性区范围仅存在于采场附近,并未延伸到地表及井筒周围,井筒周围基本处于原岩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常用电子仪表的检测与维护进行分析,包括电子仪表故障检测及故障的维修方法,注意维修中的相关事项,以保证电子仪表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等效时间采样技术实现了用低速模数转换器件对周期性宽带模拟信号的高速采集,降低了系统对ADC器件的速度要求,进而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在这里介绍了等效时间采样的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等效时间采样方法。这种方法在被采集周期性宽带模拟信号的一个周期中可以实现等效时间采样的变频采样。  相似文献   
5.
电子仪器仪表在现代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电子仪器仪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抗电磁干扰,以便能够正常运行。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详细地探讨了电子仪器仪表电磁干扰的源头、途径和危害,探索了抗电磁干扰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合理采空区充填时间,基于蠕变理论,利用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充填时间段;采用FLAC3D软件进行采场及围岩三维模型构建,进行不同等级岩体在不同充填滞后时间下采场稳定性分析,确定不同等级围岩合理充填滞后时间。结果表明:1)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矿体开采,可有效抑制围岩变形,并提高采场稳定性。2)III、IV、V级岩体条件下即采即充能使采场的变形达到最小,有效控制采场的变形。3)III级围岩的充填滞后时间不应超80 h,IV级围岩的充填滞后时间不应超60 h,V级围岩的充填滞后时间不应超30 h。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很多建筑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膨胀式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劳务用工的管理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甚至仍停留在原来的粗放式管理上,从而造成了劳务用工管理过程中多类型问题的出现,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而且给建设工程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所以,本文建筑业企业现阶段劳务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建筑业企业劳务用工管理的对策,从而实现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探究充填材料各影响因素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选择山东某金矿尾矿库的4种尾砂作为试验材料,设计了影响因素为尾砂粒级、灰砂比、料浆质量浓度,响应指标为充填体抗压强度的L16(43)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充填体抗压强度影响规律以及确定最优级配尾砂和最优配比。结果表明:经过对化学成分以及粒径分布的分析,确定4种尾砂均可作为充填材料,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3#尾砂最适合作为充填材料用于井下充填;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极差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均证明各因素对充填体强度抗压性能影响敏感性顺序为料浆质量浓度>灰砂比>尾砂粒级;3#尾砂3 d、7 d、28 d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Z2均大于0.95,平均误差0.76%<2%,预测准确度高,推荐3#尾砂、灰砂比为1∶6、料浆质量浓度为70%的充填配比,满足该金矿的充填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但是与此同时,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潜在的风险。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浅析计算机通信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防护的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计算机通信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一点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