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6篇
建筑科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料用氟碳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涂料用氟碳乳液的国内外开发现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性氟(碳)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水性氟(碳)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基本性能,讨论乳化剂、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对聚合过程和产品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用水性氟(碳)树脂制备的水性氟(碳)涂料具有超耐候性、耐沾污性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ITO薄膜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平  刘洪珠 《中国玻璃》1998,23(5):11-14
用热喷涂法制备了ITO透时导电膜玻璃,测定了热处理样品与未进行热处理样品的电阻以及耐酸、耐碱性能。通过两者的对比,发现经过热处理的样品不仅电阻降低,而且其化学稳定性也大幅度增强。这一现象可以用热处理能够消除相互间存在的应力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水性环氧涂料体系的发展以及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水性化方法,介绍了水性环氧涂料的固化机理和用途。  相似文献   
5.
杨静  赵铁军  郭傲  刘洪珠 《粉煤灰》2015,(2):5-7,21
对水灰比为0.5的普通混凝土和掺加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楔形劈裂试验,以及Consoft软件逆向分析和拟合,研究了冻融循环损伤对混凝土断裂能及其应变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0次冻融循环后,水灰比为0.5的普通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了65%,而掺加粉煤灰混凝土损失90%;冻融循环后,混凝土断裂能显著下降,最大承载力也随之降低,水灰比为0.5的普通混凝土100次冻融循环后承载力和断裂能分别损失56%、71%,而掺粉煤灰混凝土分别损失43%和70%,;300次冻融循环后,普通混凝土试块直接发生断裂,无法进行楔形劈裂试验;在冻融循环次数为0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断裂能要高出普通混凝土的43%;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尽管断裂能也随冻融次数的增大而降低,但粉煤灰后期强度增长较快,从应变软化性能来看,其抗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要高些,呈现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填料种类、颜料体积浓度(PVC)、分散剂用量、增稠剂种类以及成膜助剂种类等因素对水性氟涂料光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Cu+离子注入对ITO薄膜玻璃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透明导电氧化铟锡薄膜玻璃注入了Cu^+离子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四探针,分光光度计,红外反射等设备,测定了注入Cu^+离子前后ITO薄膜玻璃的电学,光学,微波衰减和机械性能,得出它们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氟含量铝粉漆用水性氟碳树脂并进行了性能表征;以此树脂为成膜物,优选铝银浆等各种原料制备水性氟碳铝粉漆;给出了具体配套方案和施工工艺,探讨了影响水性铝粉漆性能及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电子自旋共振等离子源离子注入增强沉积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非化学计量半导体氧化铟膜。与反应溅射和反应沉积相比,此法制备的氧化相膜与玻璃基体的附着良好,并因高的注入能量而改善了玻璃表面硬度。同时研究了In与O的结合能及浓度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
郭傲  赵铁军  刘洪珠  张益杰 《混凝土》2015,(4):41-43,48
为研究干硬性混凝土的力学及吸水性能,以砂率、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复掺比例作为四种不同因素,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配合比进行设计,主要对不同龄期下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单位面积吸水量两个评价指标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砂率为45%,胶凝材料用量425 kg/m~3,粉煤灰和矿粉复掺比例为2∶1其力学及吸水性能最佳。由于混凝土用水量少,矿物掺合料水化作用受到限制,其最佳掺量仍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