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色素的提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销售的果酒、汽水、果汁、果酱、糕点、冰棒、冷饮等食品中的色素添加剂都是由一些有毒的矿物质和煤焦系中提炼出来的.在提炼的过程中又加进一些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药品,用来催化反应.这些有毒物质最终虽在竭尽全力将它弃掉.但仍然残存有一定的数量,在标准化检查的保护下,以“合法”的身份残存着.虽然残存是极微量的,但日积月累,必然要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限制食品制造业使用这类色素.  相似文献   
2.
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设备酸腐蚀的问题,通过对MTBE生产装置各工艺系统中可能产生的酸进行理论分析,认定甲酸的存在是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甲酸的来源为甲醇原料带入(甲酸质量分数在0.001 5%以下)、甲酸盐与催化剂磺酸离子交换产生、甲醇原料带入的甲酸甲酯(质量分数0.01%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水解产生。根据理论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数据推断,甲酸甲酯水解是甲酸的主要来源,因此提出在甲醇原料的采购指标中增加甲酸甲酯含量分析的监控指标,要求甲酸甲酯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05%以下,能有效减少甲酸的生成,达到控制设备腐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压裂液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压裂液角度出发,结合油藏和工艺对压裂液伤害类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类及描述,分析油田在不同开发时期压裂后压裂液伤害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植物色素的提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我厂φ4×54.5米立波尔窑为四档支承。自投产以来,回转窑运转率逐年降低,各挡支承部位简体变形很大,相应部位的内衬材料大部分挤碎、歪斜、耐火砖经常脱落,多次发生红窑事故,严重影响回转窑的安全运转。虽然经过多次设备大中修,但始终没有摆脱被动局面,给我厂正常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见表1。  相似文献   
6.
勒3区块等低效油田,油藏埋深浅、温度低,为降低伤害,研制出弱交联压裂液体系,加快了破胶速度,有效降低了残渣及滤饼引起的裂缝伤害。同时,明显降低了压裂液成本,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储隔层应力差较大的薄层压裂过程中,缝高、缝宽相对于厚层变小。在相同排量下,压裂液在薄层裂缝中流动剪切速率高,粘度低。有机硼体系既能有效提高裂缝中压裂液粘度,还可有效降低井筒及孔眼摩阻,在吐哈油田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墙外保温技术的推广实施,真石漆作为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然而在真石漆的施工应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影响质量、装饰效果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配方和材料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9.
刘建伟  刘海廷  陈平  陈军 《吐哈油气》2010,15(2):280-282
巴喀致密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地应力高且变化大、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不均匀等特点。射孔后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很低。针对气藏的特征及压裂的难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单井日增产量明显提高,压裂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58H井是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马中地层岩性圈闭的水平探井,属致密凝灰岩油藏,具有高孔低渗、小孔喉、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水平井段长804 m。为解决该井压裂作业存在的难题,开展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针对低温井压裂液快速破胶难及施工后对致密油储层的伤害问题,研制出配套的超低浓度、低伤害复合压裂液体系,并通过对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的优化、铺砂浓度与导流能力关系优化、簇间距及孔数优化,采用速钻桥塞分段多簇射孔压裂工艺,顺利完成了该井压裂施工。马58H井分段压裂施工总液量7 755.9 m3,总砂量566.3 m3,最高排量11.2 m3/min,压裂后获得日产131 m3的高产油流,为吐哈油田三塘湖致密油高效开发动用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