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本构模型下建筑荷载对近邻地铁的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对近邻地铁隧道产生的影响,采用MC模型及CY模型两种土体本构模型,预测分析新建高层建筑荷载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及周边地表的沉降影响。结果显示,在计算参数均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本构模型得到的建筑荷载对周边土体的影响范围是一致的,但是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隧道结构竖向沉降差异较大;根据工程经验,认为CY模型更符合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弱胶结软岩地层相邻大断面巷道合理间距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相邻巷道开挖扰动和爆破振动对已有巷道影响的理论分析, 推导了相邻大断面巷道合理间距的确定公式。以麦垛山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间距设计为依托, 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变间距多个模型的开挖扰动影响, 以确定其巷道间距。研究结果表明, 麦垛山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间距的理论计算值应不低于36.6 m;数值分析发现当巷道间距为40 m时, 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中间围岩的应力场已接近原岩应力, 巷道围岩位移场与塑性区基本趋于对称稳定, 马头门硐室支护荷载与未受影响前基本一致。利用上述研究成果, 综合现场施工状况, 最终确定其间距为40 m。工程施工后硐室与巷道稳定, 验证了在软岩地层中该巷道间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是傍河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对地下水控制工程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行业研究方法存在问题,重点考虑建设工程的特点及需要,以在建的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妫水河隧道工程为例,提出了利用傍河抽水试验来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的一种便捷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隧道沿线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凹形与凸形两类河岸对河流沉积作用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布置了傍河抽水试验;根据傍河抽水试验获得的数据,分别从水位降落漏斗形状和△h~2-lgr曲线规律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然后考虑傍河工程施工中地下水控制工程实际需要,根据镜像法原理,提出了利用河流补给边界位置来定量评价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的一种思路;最后,利用镜像法反演了河流对地下水影响的河流补给边界位置,反演结果得到了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及相关经验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浅基础承载力及地基沉降评估是工程勘察设计的基本问题,从事国际岩土工程有关的建设项目,应充分了解国际主要浅基础评估方法、计算公式及设计流程。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重型储罐工程为案例背景,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浅基础案例分析,分别基于抗剪强度准则与沉降控制准则确定了重型罐基的地基承载力,并结合数值分析技术分析了储罐基础的沉降变形性状。结果表明:浅基础承载力的确定应兼顾地基强度与变形要求,沉降是储罐基础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构荷载对储罐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影响最为显著,地基沉降随着深度以及与储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底沉降性状总体呈“碗状”形态;相邻罐体的荷载会对基础变形产生一定的叠加影响,两罐相向部位的沉降较相离方向略大。研究可为从事类似国际岩土工程项目时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变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