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设计了一种在长圆管上冲孔的冲孔模,阐述了其设计原理,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方法对生产现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得知冰箱生产线箱体拼装线平衡率为70%,平衡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箱体发泡节拍与拼装节拍不一致,箱体发泡是瓶颈工序。通过将箱体发泡熟化时间由330s缩短到270s,消除箱体发泡的瓶颈工序,同时对拼装线相关工序进行合并与优化使箱体拼装线平衡率提高到90%,提高了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连续流生产。评价了熟化时间缩短后聚氨酯硬泡技术指标,从熟化时间缩短前后对比可以看出熟化时间缩短后发泡料的表观芯密度、导热系数、压缩强度、闭孔率与尺寸稳定性与之前基本没有变化,发泡料的绝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毛管上升水的含量及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均质土毛管上升水的运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与时间之间均为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毛管水上升过程以毛管水上升速率为依据可划分为上升和稳渗两个阶段,在上升阶段,毛管水上升高度、平均上升速率及时间均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关系,但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费良军  李发文  吴军虎 《水利学报》2003,34(5):0062-0068
通过大量膜孔单向交汇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膜孔直径、间距、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膜孔单向交汇入渗规律和膜孔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线性极限状态函数独立正态分布变量的可靠度指标β的几何涵义出发,运用最优化计算原理,提出不用求导数计算可靠度指标β的优化分析方法,将Matlab优化法应用于可靠度计算中,给出了结构可靠度计算的简便方法,解决了传统可靠度计算方法速度慢、不精确及过程繁琐的问题。结合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实例,证明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可靠度算法具有方法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实用的工程算法。  相似文献   
6.
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良军  朱兴华  吴军虎 《水利学报》2006,37(1):0104-0108
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进行了膜孔入渗模拟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于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的三阶段入渗模型和减渗量模型,分析了膜孔交汇入渗参数随入渗阶段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膜孔交汇入渗减渗率的概念,并推导得到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入渗时间的幂函数关系,并根据试验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府谷矿区煤层热演化程度低,以长焰煤、气煤等低阶烟煤为主。在总结直接液化用煤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府谷矿区大量煤岩煤质数据,研究表明3~#、4~#、6~#、10~#、11~#煤层灰分、挥发分、H/C高,硫分较低,煤岩惰质组含量较低,具有直接液化潜力。重点煤层4~#煤层的平面和垂向煤质关键指标分布特征表明其降低灰分可直接液化;府谷矿区浮煤适合直接液化。浮选降低灰分的同时会对H/C有一定影响,且硫化铁硫将被去除。  相似文献   
8.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 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地下岩土层初始平均温度、地热井取热能力、热泵系统运行工况参数及系统冬季性能系数,获得了部分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地热井井底初始温度为107℃,不同深度地下温度的平均温度约70℃;单位管长换热量为217.4 W/m,在供水温度为70℃,采用散热片为末端,供暖部分负荷率约为25%时,系统性能系数为1.99。本文研究可为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