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层建筑物进行施工时,由于工程建筑质量方面的缺陷以及地基承载力的限制,在长时间压力作用下,地基沉降发生的概率较高,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以及留下安全隐患。以某高层建筑为监测对象,通过对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监测要求、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利用Origin8.0科学计算软件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情况,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相关预测,进而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吴友 《建筑》2021,(10):71-73
受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隧道掘进仍以钻爆施工为主.爆破振动产生一定危害,对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造成影响.为此,须对隧道爆破振动响应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本文采用信号处理方法,对爆破振动衰减规律、能量响应、爆破安全判据及爆破仪器选择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坑工程的深度越来越大,但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安全隐患。因此,基坑监测技术成为了监测深基坑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友 《建筑机械化》2021,42(1):37-40
根据柳城隧道的特点,对掌子面多岩性进行特征分析,总结其掌子面受力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用超前预注浆结合管片的技术措施,对动态超前预注浆、管棚施工等重点工艺进行详细的论述.掌子面多岩性处理技术适用于矿山法开挖的复杂岩性、富水岩层隧道施工,通过本文的介绍借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53——1962年,从五个杂交组合中选出九个新的抗锈小麦良种,一般都高度抗现行秆锈菌流行小种,并抗叶锈和根腐病;多数为中早熟,较耐干旱和瘠薄,适于机械脱粒;产量一般均超过或接近对照品种甘肃96和明尼2761,其中以免字52和免字51较为显著。初步看出免字49、51和52适于辽沈麦区,免字37、66适于辽北地区,免字86、87适于吉林白城子地区。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里比较了小麦叶锈菌叶中三号生理小种的夏孢子侵入慢叶锈小麦品种(中引305、中引515、中引709)和快叶锈小麦品种(无沙八号、纳罗)后,菌丝体和夏孢子堆的扩展速度.结果表明,接种后48小时到192小时,菌丝体在叶片组织内扩展长度与时间里幂函数回归关系,慢锈品种是Y=0.0879X~(1.3459);快锈品种是Y=0.1205X~(1.3859)。菌丝平均日增长速率,慢锈是0.169毫米、快锈是0.2535毫米。夏孢子堆面积增加与时间呈直线回归关系,慢锈品种为Y=0.0076X 0.005;快锈品种为Y=0.0182X 0.0142。夏孢子堆面积平均日增长速率慢锈为0.0065毫米~2;快锈为0.0156毫米~2。夏孢子堆面积的扩展呈现两个增长峰。较大的峰出现在夏孢子堆形成初期,另一个是在夏孢子堆形成后的8~10天,峰较小。快叶锈品种的增长峰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抗扩展是小麦慢叶锈抗病品种的重要抗病特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麦离体叶片在恒温恒光条件下进行秆锈小种鉴定,是锈菌工作者所希望方式之一。我们在1981~1982年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技术上首先要解决哪一种适宜的培养液及其浓渡,能使离体叶片保绿时间最长,并且还不影响鉴定结果;其次是什么样的光照、温度条件和叶龄适于  相似文献   
8.
细辛菌核疫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菌丝体。在自然条件下菌核则难以直接萌发和侵染。此菌的子囊孢子致病力很弱,构成初侵来源的可能性极小。病菌以穿透方式侵入,潜育期一般为22~48小时左右。病菌的侵染力以新生菌丝体最强;老化菌丝体较弱;形成白色菌核后则难于侵染。室内接种试验结果,侵染的起点温度为1℃±,适温为10℃左右,24℃±为侵染的临界高温,27℃以上基本不能侵染。低温(10℃左右),侵染性菌丝生长旺盛,休眠体—菌核产生的少而慢,高温 (18℃以上) 菌核产生的多而快。侵染及发病与细辛苗龄无相关性。病菌从根、茎、叶均可侵入,以伤口侵入稍快。病害的传染来源主要为带有菌丝体的病苗、病土、病种等等。田间发病规律为,首先出现中心病株,进而产生中心病点、中心病床,再经传播形成较大的中心病区。在自然传播中,农事操作等人为活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病害基本上不能借空气传播,扩展速度较慢。但形成病田之后整个耕层被病菌占据,很难防治。由于病菌在较低的温度下旺盛活动,田间发病大致分为:春季发病期、初夏扩展期、盛夏中止期、秋季发病期和冬季休眠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1984年于全国二十三个省(区)采得521份小麦秆锈菌夏孢子标样、成活鉴定了291份。其中只鉴定出21C3、34C1、34C2、34C4和116等五个生理小种。其所占频率分别为:70.5%、11.3%、16.4%、0.3%和1.4%;34号小种群较往年比,虽有上升的趋势.但仍以21C3为优势。生理小种鉴定除采用常规方法外,主要应用寄主叶片高体培养鉴定法。  相似文献   
10.
内容一、变异的起源(一)突变(二)异核与异核游离作用(三)杂交二、关于适应性问题(一)菌类致病性的适应问题1.培养物对于致病性的适应问题关系2.菌种内生理型的混杂对于致病性的适应问题关系3.异核和异核游离作用对于致病性的适应问题关系4.寄主对于胞子形成与培养性状的适应问题关系5.寄主对于改变病菌致病性的适应问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