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住宅小区内共有空间的社会密度会对居民间的邻里交往产生显著影响。为保证住宅小区共有空间资源的数量和品质,在第Ⅲ建筑气候区条件下建立小区模型,对不同类型小区的共有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小区内建筑平均层数的增加,户均共有空间资源的数量逐渐减少,共有空间的品质在空间尺度、围合度、私密性等维度上显著降低。基于模型研究结果和城市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进而提出住宅小区的理想规模为3~4hm2,住宅平均层数宜为5~8层,而当确有需要建设高层住宅时,住宅平均层数也不宜超过14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整理并分析了目前生活圈 理念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实践情况,对生活圈 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然后从范围的角度对两 类生活圈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适老性社区生 活圈和高步行友好性生活圈。针对生活圈的 形状及两类社区生活圈的范围,本文提出以 下四个观点:一、我国当前实践中生活圈的形 状会对生活圈的运转产生负面影响;二、真实 生活圈的形状一般近似为一个对角线与道路 重合的四边形;三、当前社区生活圈的范围 标准在适老性和促进步行活动的方面存在 一定的不足;四、针对适老性生活圈,建议以 700 m作为范围标准;针对高步行友好性生 活圈,建议以800 m作为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引入了容积率的概念,并于1990年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正式纳入了容积率这一指标1。自此,容积率在我国快速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核心控制要素。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正逐步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模式转变,这一过程对未来我国容积率管控的弹性和颗粒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容积率管控方面给予适当弹性,既能有效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促进社会公平2。基于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