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相似文献   
2.
我们许多人都生活在从前只最富有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宽敞,舒适和便利的环境中。电脑,汽车和飞机给就职和休闲造成了很多新的机会。但是管理城市生长和变迁的老办法却不像原先那么管用了,多数时候则根本不起作用。 在飞速生长的城市郊区,社区利用分区规范控制大量的新开发,促成小型项目,这些规范大概是50年代开始实行的,社区还在努力地设法集资建新学校、道路和服  相似文献   
3.
行人运动特征有多种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步行通道的选取控制了行人内部影响因素,并运用前沿计算机视觉算法从自摄一小时视频数据中提取行人运动轨迹,对不同环境因素下的行人运动特征进行了实测和比对分析。实测数据显示:单侧有服务设施通道中行人比无服务设施通道中行人均速慢0.29m/s,均速离散度高,滞留行人平均流量高出5.78(人/分钟)·m-1、平均密度高0.03人/m2。  相似文献   
4.
龙山教堂·精神空间吴钢: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事务所有三个主设计师,每个项目都会有一个主设计师,而其他的两位作为客串,一起讨论。龙山教堂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是张瑛。因为今天她有事没能参加,所以我来代表她介绍。这个建筑1300m~2,有两层。一层由两个空间组成的,第一个是入口的那个前厅,其后还有一个主空间,二层有一个环廊,我们把它称之为展览廊,或者叫读书廊,是在前厅的这部分。二层还有一个空间是教堂主厅空间的延伸。目前,教堂的功能是作为这个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做一些表演或者是公司开会。它作为一个文化设施,最后将捐献给北京的天主教会。  相似文献   
5.
论坛四     
周宇舫教授认为,文化性的表达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对一种既有的地区文化之表述;另一种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投射和投影。鉴于之前三场院长论坛的嘉宾已经从多个角度深入讨论了文化建筑以及文化建筑的教育等问题,周教授希望最后一场讨论大家能轻松地谈论一些自己的感想。刘克成教授首先追问了"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他认为,文化的本质是闲来余事、是正事之外的余彩;要谈谈余事才叫有文化。他认为在19世纪以前,世界范围内谈文化都是谈余事。但在20世纪以后,西方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发展,把余事与正事捆绑成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设计周期间,"二次拓像——关于乡土空间的解读和再解读"在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举行。该展览是一个学术性展览,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周宇舫,何崴两位老师近年来对乡土问题思考的一次小结,参展人除了两位老师之外,还有其带领的建筑学院09,10级建筑专业的学生。展览的核心议题是关于乡土空间的解读方法。通过""、"再造"、"用记录还原"、"随拓"、"一个雨亭,三个雨亭"5件作品,两位核心参展人以艺术性的呈现手法,诉说着他们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独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地球厌倦了人类的负荷,"带着你们的现代文明离开吧"。高楼、管道、各种价值观被抛在空中,一片混沌,等待重组。倒立空间,负熵涌动。误会了这么久,人类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和大地保持着一种谦让的关系。人类利用管道,重新穿插着这一切。城市不再受到土地的限制,三维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利用管道的连接性,周围的环境可以组织成任何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于挪威建筑师的几个作品中与自然的关系的阅读,引导出挪威建筑中所体现的挪威人的建筑自然观,这些建筑已经成为挪威建筑师的一种声明,使得这个有着颇为原始自然地貌的国度上的建筑与自然观,在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探讨挪威的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现象。建筑现象学理论,不但是挪威建筑师对于自然的体认的基础,也成为挪威建筑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寻求创新的设计工具。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挪威最重要的建筑教育机构,在其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中,一直保持着源自自身的现象学建筑教育体系,其中B3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最具代表性、并延续多年的范例。B3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对于自然的广义的定义,使得自然成为建筑设计的对象和建筑的发生器,而不再是与建筑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外在制约因素。无论作为建筑本体的核心价值,还是作为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虽然不大受建筑界欢迎,但却被广泛认可的事实是:在美国,建筑师只得以设计建造一小部分的房子。即便如此,仍旧让人吃惊的是在过去的25年里,已被建成的大量的景观中很少有被建筑师认为是”建筑”的房子,而且这些建造项目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评论的关注或是理论的制约。这些项目大多建在郊区边缘,外郊区和前郊区,通常被称为“城市的蔓延”。这种蔓延开发现象不仅和后工业经济紧密相关,而且使许多建筑师震惊的是,它构成了近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价值在于永恒,这个命题在当代建筑学视野里已经越来越虚幻,人们更加重视的是建筑的时代性,甚至是临时性。确实,我们不能以永恒为目的去设计和建造,永恒是历史赋予建筑或人物的属性,不是自身的愿望就可以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