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选取北方某城市作为研究案例,从规划技术需求、规划分区及指标分解规划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规划的经验,同时从内涝防治、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防治、抗冻融铺装等方面提出了季节性降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为我国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流域治理目标从局部的工程达标向整体的水质达标的转变,工程思维下治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无法可持续达标,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之间的协同关系,如河道空间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污染物治理与利用的关系、工程建设与良性运维的关系、治理措施与机制体制的关系、治理需求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优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地,也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此,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协同治理的六大策略,包括河道生态缓冲空间的划定与保护,流域节水、雨水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协同推进,治理工程提质增效和良性运维并重,跨行政区协调机制与体制完善,基于监测与模型的项目绩效动态评估机制建立,流域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周影烈  莫罹 《净水技术》2011,30(3):20-24
为解决城市供水资源短缺问题、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分质供水逐渐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供水范围和供水目的等为划分依据,把分质供水分为小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小分质供水-中水系统、大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和大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系统,并对这四种供水模式的特点、目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这四种模式的优缺点,最后指出我国未来改善饮水水质的大方向是城市集中提供优质水,但需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很多城市供水体系不完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愈发突出,水源及供水设施都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邛崃市为例,基于供用水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结合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供水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思路及优化改造方案,为未来城市水资源和供水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技术方法的不完善是影响规划环评有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国内外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技术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特点,本文介绍了三种适用于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即叠图法+GIS集成技术、水资源承载力法、数学模型法,及其为城市总体规划决策提供的支撑作用。最后探讨了城市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