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着重讨论听力理解与文化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学生缺乏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听力教学中传授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神话溯源:取火者与祖先曾有学者说过,“跟神话发生关联最早、时间最久又最密切的就是宗教。”的确,神话与原始宗教在一定阶段内相伴地发生和发展,当神话开始以自然神、图腾为主人公时,宗教也以自然神、图腾为崇拜对象;当神话转而以祖先神为主要的主人公时,宗教也转而以祖先神为主要的崇拜对象。神话在今天看来既是一种较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远古先民们的意识形态的表征。所以,通过神话我们得以窥视先民们的思想意识、心理活动,而这对于研究“叠合”现象,找出“叠合”现象得以存在的心理因素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先看一则哈尼族的取火神话———《阿扎》。阿扎的阿爸向魔怪取火,被魔怪化成了石头。于是阿扎决心为阿爸完成取火的使命,阿妈为了让阿扎不要牵挂安心取火,吞下了毒药。于是阿扎带着一个宝葫芦和竹片刀踏上征途。火是魔鬼头上的眉心灯,除非摘取时拔下魔鬼头上的金鸡毛,否则就会被追杀。阿扎在其死去父亲的神助下,拿下眉心灯上的火珠,却没有来得及拔下金鸡毛,情急之中吞下火珠。魔鬼把阿扎心中火珠变成一团燃烧的烈火,一路追赶。最后阿扎虽然把火带回家中,自己却被火烧死。从此哈尼族人就把火叫“阿扎”。于是“阿扎”这个原来祖先的名号就被赋予了火神灵。在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的语音、词汇、习语、发音四个因素,明确了听力训练的有恒、有序、有量的三原则,介绍了听力速度训练的“循序渐进法”、“轰炸法”的两种方法,科学安排听力训练的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四个阶段的具体训练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叠合”现象也存在于其他古老民族 其实,火崇拜与祖先崇拜“叠合”现象并不仅仅出现于氐羌民族当中,我国汉族和其他民族古代也存在过这种现象。在古代,火不仅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口的最小单位。氏族、部落常以火堆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食、御寒等  相似文献   
5.
火崇拜与祖先崇拜往往同时并存的现象,早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现居台湾的学者李宗侗先生就通过对古希腊、罗马社会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比较中,认识到了火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相关性,并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一书中单列一章来探讨这一问题。李先生指出“在上古社会,圣火就等于图腾、等于祖先。在罗马、意大利古代民族对于圣火的祭祀也不过是一种祭祖先的形态,祖先只是图腾的演变,人们要通过圣火上达祖先。”他认为在古代罗马,最早的维持圣火不灭的人就是“火巫”,而最早的“火巫”是由王女来担任,“火巫”最早供奉的火也仅为罗马主所有。在中国汉书地理志中也曾有记载说,齐国有习俗,每家长女不嫁,号称“巫儿”,嫁则于家不利,这也许就是古代中国也曾有“火巫”的间接证据。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李先生发现了不少可以证明中国古代也存在着火崇拜与祖先崇拜“叠合”现象的证据,如对“室”字的新解,认为古籍当中所说的“太室”、“世室”就是古代祭火的地方,“至”字就是安静的火,下半部就是祭火的台基等等。在不太长的篇幅里,李先生对中国“木主”观念也分析得十分透彻,他认为“主”(即木制的祖先牌位)是出于祀火,并推测其俗大约起于夏代。因为在《论语》和《淮南子》当...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应包括语言、专业技能、形象、道德品质等几个方面;实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生理、文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中保持“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即强调听力的同时,要重视口语的提高;强调阅读的同时,要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一支新的教学队伍,才能使上述的教学目的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56个民族当中,现在被认为是由古代氐羌民族发展而来的民族有14个,他们分别是: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景颇族、独龙族、阿昌族、土家族和普米族。在这14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今天大多还能找到火崇拜与祖先崇拜相“叠合”的信仰习俗。根据这些民族的民族志记载以及田野调查的一些资料,如果能将“叠合”现象作一些分类、归纳、整理与剖析,进而展示出火崇拜与祖先崇拜“叠合”的整体面貌,对研究“叠合”现象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叠合”出现的场景根据民族志记载和调查报告显示,可以将火崇拜与祖先崇拜相“叠合”的场景分为4类:家中火塘、丧葬(火葬)仪式、节日盛会、人生礼仪。比如摩梭人家祭祖又叫祭锅庄,摩梭语为“括鲁”。有的人家以祭3枚长条石代表祖先神位,有的则祭灶上的铁三脚架,平时祭祖就是祭锅庄,而祭锅庄又是祭火塘神,火塘神与祖先神的化身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这表现了以家中火塘为场景的祭祖与祭火相“叠合”的状况。另外在一些重要的婚庆场景中也可以看到“叠合”的现象。“普米族有祭锅庄石的风俗,且在结婚时显得尤为突出。在宁蒗,普米人订婚时,女方若同意订婚则要用酒肉在锅庄(宗巴拉)上祭一下再吃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