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9篇
建筑科学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勐  汪杰  彭林  黄琦  邢军  何军委 《轧钢》2019,36(5):51
对比分析了不同轧后控冷工艺对厚壁热轧H型钢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翼缘厚度为50 mm的热轧H型钢,采用轧后控冷工艺,其屈服强度可达397 MPa,抗拉强度可达543 MPa,断后伸长率为29.5%,0 ℃冲击功均值为132 J;实际生产中,控冷段轧件表面冷速不低于54 ℃/s,出控冷段时轧件表面温度不高于590 ℃,既能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又能满足组产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夏勐  陈辉  汪杰  彭林  何军委  邢军  彦井成 《钢结构》2021,36(3):46-51
根据热轧H型钢翼缘厚度方向变形集中在万能轧制阶段的特点,将万能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800~1000℃,其余主要工艺参数不变.通过对热轧H型钢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显微组织对比分析,发现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对产品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万能阶段开轧温度对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外形存在显著影响.当开轧温度在1000~950℃时,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厚壁热轧H型钢翼缘宽度方向低温冲击功及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翼缘端部到翼缘根部,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尺寸均匀性变差,低温冲击功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列冲击试验测定Q355ME耐低温角钢在-100~25℃的冲击值和脆性断面率,通过扫描电镜对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样钢的冲击温度在0℃以上时,冲击功基本保持不变;在0~-40℃时,冲击功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在-40~-60℃时,冲击功呈显著下降趋势;在-60~-100℃时,冲击功又呈缓慢降低趋势,采用FATT50和ETT50评价韧脆转变温度分别为-48℃和-57℃。在-40℃时,试验钢韧性区断口形貌为圆形等轴韧窝,在-60℃时,韧性区断口形貌为圆形韧窝和部分撕裂韧窝,材料在向脆性过渡区时有解理断面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DEFORMTM-3D软件对热轧H型钢在开坯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场、金属流动和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热轧H型钢横断面的形变规律,并优化了原有孔型和规程。为解决高精度轻型薄壁热轧H型钢在轧制过程中腿高、中心偏差和平直度控制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辉  夏勐  吴保桥  邢军  汪杰  黄琦 《轧钢》2007,37(3):44-47
通常采用优化孔型的方法使型钢产品变形更加均匀,从而获得理想的显微组织,提升产品性能。但是孔型优化对于变形量分配的调整幅度有限,无法满足多数高品质钢的控轧要求。根据轧制规程设计,H型钢翼缘变形全部集中在万能轧制阶段,为此,研究了在万能轧制段控轧温度对含Nb热轧H型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控轧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中铁素体形状由扁平状逐渐变为等轴状,铁素体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且在900 ℃时晶粒尺寸最小。当控轧温度控制在850~900 ℃区段,不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其显微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状铁素体+少量珠光体,该温度下试验钢的强度指标优于其他轧制温度,低温冲击韧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汪杰  夏勐  程鼎  吴保桥  邢军  吴湄庄 《轧钢》2020,37(1):49-52
为解决H210 mm×134 mm×6 mm×10 mm规格A572(Gr65)高强度热轧H型钢翼缘端部“龟裂”问题,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572(Gr65)钢高温塑性较差,当其粗轧段压下量较大且轧槽深度较浅时,粗轧中间坯腿长不足,后续道次长腿困难,导致第6、第11、第14道次孔型未充满,轧件腿端未被加工,从而出现翼缘端部“龟裂”缺陷。为此,对孔型系统进行了优化,成品翼缘端部“龟裂”缺陷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8.
汪杰  吴保桥  张建  夏勐  陈辉 《中国冶金》2020,30(11):47-52
随着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海洋石油平台等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翼缘厚度80 mm以上的重型热轧H型钢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受其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影响,80 mm厚重型热轧H型钢的强韧性提升难度极大,微合金成分体系设计无疑是有效的突破点之一。对Nb-V、Nb-Ti成分体系对重型热轧H型钢强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Nb-Ti与Nb-V微合金化试验钢晶粒尺寸相当,但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的铁素体体积分数比Nb-V低约8%;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比Nb-V低30 MPa,-40 ℃低温冲击值比Nb-V低127 J;第二相粒子为Nb(C,N),分布均匀,随着合金元素添加量的增加,第二相析出数量增加,质点半径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马钢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成功开发出满足-50℃冲击性能要求的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使H型钢能够在-50℃及以下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0.
吴保桥  汪杰  夏勐  陈辉  彭林  沈千成 《轧钢》2021,38(3):47-49
针对翼缘厚度80~120 mm重型热轧H型钢的开发,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其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翼缘变形渗透情况。结果表明,翼缘厚度80~120 mm重型热轧H型钢变形后,距其翼缘内侧30%ti处存在最小等效塑性应变区,即该部位变形渗透效果最差;成品翼缘厚大于100 mm时,翼缘心部与翼缘外侧总等效塑性应变均值之差约为0.10,变形渗透程度不良,在成品道次开轧前,将翼缘表面温度降至900 ℃左右,其变形渗透程度得到显著改善;成品翼缘厚小于100 mm时,随着中间坯翼缘厚度由95 mm减小至80 mm,其变形渗透良好,变形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