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空间形态是村落地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破坏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原真性,导致村落空间无序化发展,村落脉络断裂。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与延续,成为未来乡村规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城市或传统村落,却忽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破坏的村落;研究方法也都多以定性及粗略的几何测度为主,没有真正深入到村落与周围环境的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研究中。通过采集40个村落样本的几何信息,基于分形理论提取三个空间尺度的平面几何图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并深入探究村落形态的量化特征及空间形态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空间形态研究拓展到普遍存在的村落中,有效促进南宁市整体村落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延续,为其未来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经济后发且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其实,以期未来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乡村建设与规划。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国乡村空间形态研究成果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启示。首先选取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相关文献,按时间顺序纵向排列,并把同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横向分类,系统回顾了乡村形态研究历程,最后归纳了乡村形态影响因素,得出:(1)乡村形态研究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阶段,2000—20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的新时期,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研究尺度;(2)采用传统描述性方法的乡村形态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已非常成熟,今后的创新路径是结合新技术及新的时代热点;(3)影响乡村形态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水系、道路、文化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