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已九十三高龄的孙先生最近还到杭州亲莅纪念花港观鱼公园建园六十周年的纪念会。会上再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用富于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创作花港观鱼的心机,还得学子们出自内心的掌声。孙先生经常说,"我是一名教师(I AM a teacher)",而不是"我曾是一名教师(I WAS a teacher)",他以终身从事教师的工作为荣。鉴于园林设计学科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基础,孙先生将教学、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结为一体。他强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2.
近来,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时代背景下,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多次提出建设"理想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强调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  相似文献   
3.
孟兆祯 《风景园林》2018,25(11):12-13
逢寄畅园建园490周年,颇有感发,遂浮想命笔,以表挚贺。寄畅园为明代遗构,布局自然简约,景面文心,是鲜有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通过明旨、相地、问名、布局、理微、余韵、借景等方面分析寄畅园之造园理法,并着重分析寄畅园筑山、理水之要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园林和人居环境中的园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6,22(3):12-13
中国的风景园林建设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却只有5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当时在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工作的汪菊渊先生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吴良镛先生经共商后,预见到中国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向教育部提出合作成立造园专业的建议,经批准后由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办造园专业。我有幸被录取为1952级一年级新生,我们全班男女生总共7位。在我们前面的3个班,49级、50级是在农业大学学习园艺方面的课程,然后到清华营建系学习建筑课程。51级以后在农大上课,由清华的教师到农大上建筑工程方面的课程。51级与52级合班上专…  相似文献   
6.
孟兆祯 《园林》2002,(1):33
首先,我要诚挚地祝贺胡运骅同志的<世界园林艺术博览>摄影画册出版,从策划、选材拍摄、筛选到付梓问世,这里面包含了运骅和有关人员大量的辛勤劳动.感谢他们对园林艺术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7,23(4):31-32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要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一生并世代持续发展。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臣服自然。主张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是“天人合一”,科学地反映了人的双重性。统一的理念一脉相承,渗透到人的文化中。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城镇,人逐渐脱离了自然环境。但作为自然成员的人又不能脱离自然,这便有了人造自然之想。最初是植树,古写的“艺”字象形,是人跪在地上手捧树苗植树。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辅以人造自然。古代人从恐瞑自然逐渐转向崇拜自然。封禅成为祭天、祀地的主要活动。经过殷商的积累,到北魏便出现了园林一词,西周肇发园林的雏形——囿。当时称为灵囿,以人造的灵沼和灵台为中心,围起大片的山林,并圈养动物于其中供狩猎和祭祀用。人则登灵台可观天象,俯灵沼可赏鱼跃。灵台、灵沼已具地形高下之势,也是自然山水园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园林包括三个层次:单体园林、绿地系统和大体景观。公园与花园,一般称之为单体园林,譬如苏州园林,以前也称作城市山林、城市园林。我们不仅仅要建设单体园林,而且还要建设园林城市;第三个层次就是大体景观,譬如饮水系统、高速公路等等。这三个层次都有它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6,22(11):26-28
中日韩地理位置相邻,天然地形和地带性气候相近及长期文化交流,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园林的相似性。又由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特色。独特性大于相似性。从理念、园林追求的境界、自然山水园布局、园林建筑、置石与掇山、自然式的植物种植方面论述了相似性与独特性。由于地带毗邻且相近,就自然环境而言,滨海、多山、富水、产石,自然资源有相似性。加以文化交流,人文资源也有相似性。自然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的园林便有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东方园林美。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又造就各自园林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园林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0.
孟兆祯 《风景园林》2019,26(10):15-16
正人生在世,父母是启蒙的先生。可是中国传统讲究"异子而教"。主要还在于各级学校任教的先生们。就中影响最广而深的当是迄今从事社会工作最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的先生。我今生有幸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合办、通过吴良镛和汪菊渊两位大师远瞻创议于1951年成立的造园专业一年级新生。时在1951年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都由两校名师任教。打下了全面扎实的基础。到了主要专业课"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就更难找到称职的教师了。汪菊渊先生不仅为我们开设了"中外园林史",而且在全国号召和组织专家归队,在这种形势下把孙筱祥先生从杭州借调到北京,再从借调转为正式调任,我们这些学生就享福了。汪先生在"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