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中国古塔从"窣堵坡"到"塔"的传入过程,并进行了中国古塔不同的结构用材与形式关系的分析,以及在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共同影响下的形式分析.  相似文献   
2.
古徽州地区传统聚落保存完整,数量众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因岁月侵蚀,徽州古建筑皆有不同程度损坏,因此必须进行多种方式的示范性保护。对徽州古建筑实体保护的模式大致可分为: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异地保护和恢复重建。另外,对于古建筑的虚拟保护,则是对以上几种保护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数据记录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三维模型、虚拟仿真、再现和测评,实现对古建筑的最佳全方位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发挥社会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方古典城市广场的历史发展的叙述,对广场进行了横向比较、归纳,总结出各阶段广场在特征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明确了景观设计的内容、意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在选址上的不同分类。在结合实际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将景观设计中关键的几点技巧处理进行了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海绵乡村”理念,意指乡村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具备吸水、渗水、净水、蓄水功能,能够适应雨水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其建设目的是实现城市、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考古与走访,解析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合肥淮军圩堡唐五房圩在存水、排水的技术手法,得出结论:现代海绵乡村理论提出的相关措施与手法在传统生态治理中已体现并应用。该实例中的传统生态营造理念与手法可以科学地指导现代规划设计,保护并传承中国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6.
季文媚  卢泉 《华中建筑》2022,(11):135-139
道教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齐云山坐落于徽州,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该文从地域化视角对齐云山道教建筑展开分析研究,探究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归纳分析齐云山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精神及民居、宫观浑然一体的民间性和乡土性。  相似文献   
7.
地域建筑文化应当作为当代建筑创作的源泉,是树立全民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据.金寨县燕子河镇位于皖西大别山地区,本文以该地区传统建筑为载体,从建筑文化视角对其展开分析,凝练文化元素,提取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建筑创作实践研究.笔者通过传统建筑文化与公共建筑设计的耦合,在解读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从传统特色、形式符号、空间功能等层面实现在新建现代建筑中践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以期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推动该地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技术发展,填补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并在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保护策略与实践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表现,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地域文化精华的凝结,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与记忆。文章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以皖中地区地域建筑文化与传统街区更新保护策略为研究基础,将皖中地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安庆市倒扒狮街区作为分析案例,对安庆市的历史人文特征与倒扒狮街区的建筑特点进行研究,结合倒扒狮街区的现状与问题解析其改造过程中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保护相关的更新策略,探究皖中地域文化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表达与传承,探索地域文化活化的实践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留犊坊清真寺是寿县古城内一座历经明清两朝不断修建扩建的组合建筑,是安徽地区传统清真寺中的代表。文章从伊斯兰教宗教特点出发,分别从街区空间、院落空间、建筑功能、结构做法分析了建筑与宗教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印证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合。并在比较与国内其他地域传统清真寺共性和差异性过程中,发现留犊坊清真寺以其独特的重檐歇山带斗拱做法在建筑制度上高于内地多数传统清真寺奠定了在国内清真寺中重要地位。文章的研究和总结既能弥补对伊斯兰教建筑研究的不足,也能成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功能主义与建筑美的意义--读汪正章的<建筑美学>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汪先生关于建筑美的“益美”说这一诠释为切入点 ,对功能主义与建筑美的意义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