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前在目标跟踪与预测中野直判别方法单一,普遍采用3σ准则.当目标发生机动时,现有的野值剔除准则存在野值误剔除率过高的问题.论文针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几种常用准则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不确定观测点的概念,并设计了能够适应目标机动的野值剔除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论文算法有效的降低了野值处理中的误剔除率,提高了目标跟踪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化学软化/反渗透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渗滤液的可行性。通过中试研究了化学软化对COD和硬度的去除率、反渗透产水率、反渗透对电导率及氯离子的去除效果,同时还分析了反渗透浓水的硬度。结果表明,化学软化/反渗透工艺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回收率,而且其产水和浓水的品质也大大提高,即采用其作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安瑾  闫林 《核动力工程》2021,42(2):157-160
核电厂的概率安全分析(PSA)结果表明,共因失效(CCF)在系统的不可靠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国内PSA分析中CCF数据一直采用通用数据,难以体现国内核电机组的运行特点。Alpha因子模型由于其参数估计的简单化、计算结果的精确性等特点是PSA中最常用于模化共因失效的模型。但由于共因失效事件的罕见性,使用经典估计算法难以产生合理的统计值,因此,本文给出共因参数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结合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不需要很大的样本就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有效解决了核电厂共因失效事件少、使用经典估计方法计算结果不合理的问题,适用于核电厂共因失效模型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4.
杨健  安瑾 《核动力工程》2018,39(4):107-111
采用参数经验贝叶斯(PEB)方法,对国内核电机组丧失厂外电源(LOOP)始发事件(IE)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始发事件频率的先验分布(总体分布)和各机组的后验分布。与其他常用方法—极大似然估计、Jeffreys无信息先验分布方法的比较表明,参数经验贝叶斯方法能够处理不同数据源,将其集合形成更大样本,在生成先验分布的过程中能够体现不同数据源的差异,在处理通用数据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制造过程的任务可靠性,定量表征不同返修策略下任务可靠度与基本可靠度的变化,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返修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实际加工过程的大量历史数据,拟合出制造过程能力与任务载荷间的函数关系,基于提出的返修模型计算给定输入量情况下不同返修策略的任务可靠度和单位成本,通过加权决策值分析各返修策略的优劣,进而得到最优返修策略。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上述返修决策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动平台传感器配准中综合系统误差估计是误差估计领域中的一个难题。针对舰艇动平台环境下的综合系统误差估计问题,利用合作目标提供的高精度GPS导航信息,提出了两种误差估计方法。方法 1基于等效偏差模型,通过建立综合系统误差观测模型,将等效偏差中互相耦合的误差分量解耦,利用近似的等效偏差值估计综合系统误差各误差分量,克服了等效偏差模型的不足;方法 2通过分析经误差传递后综合系统误差分量对舰艇地理坐标系下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对影响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建立综合系统误差观测方程,完成综合系统误差估计。仿真验证在两种情形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估计性能互有优劣,但方法 2总体表现好于方法 1。利用两种方法估计出来的结果进行误差修正,修正后的航迹精度与修正前相比均有了大幅提高,能够满足舰艇平台实际作战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影响雷达目标定位误差主要是测向系统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雷达距离测量空间定位方法,并对其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基于ECEF坐标系,采用多部雷达对目标探测距离交汇的方法,直接计算目标的空间位置,只需要确定各雷达站的大地坐标,就可以给出目标的大地坐标,可以有效解决地球曲率所带来的坐标转换问题,并且不涉及高次方程组和多值解判断,也不涉及迭代初值计算。该定位系统不仅能得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同时,作用距离可以很远,能较好地解决多雷达距离测量交汇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可生化性差、氨氮高以及C/N失调等特点,采用传统生化脱氮工艺需投加大量碳源,处理成本高且整体碳排放量大。为降低脱氮运行成本,实现减污降碳目标,以某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项目为例,采用精馏脱氮组合技术取代传统A/O+MBR工艺作为主要脱氮单元,同时通过沼气锅炉燃烧沼气产生蒸汽的方式为精馏脱氮单元提供热源,实现填埋气资源循环利用。基于IPCC排放因子法,以传统脱氮工艺碳排放量为基准线,对两种不同脱氮工艺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O+MBR脱氮工艺以N2O和CO2的直接碳排放为主,占碳排放总量的70.1%;采用新型精馏脱氮组合工艺,氨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最终出水总氮可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碳排放以能耗类碳排放为主,N2O碳排放量减少95.7%;另外,通过精馏脱氮方法可实现渗滤液中污染物氨氮资源化,生产碳酸氢铵固定二氧化碳。新脱氮工艺的碳排放总量相比传统生化脱氮工艺减少95.3%,碳减排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