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6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峡船闸地质力学模型结构稳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采用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三峡船闸的稳定问题。其中包括用二维平面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在自重和地应力作用下,双线船闸的开挖对于船闸边坡稳定的影响,及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在最不利的运行工况:自重、水压力、门推力作用下,双线船闸中隔墩的稳定;特别验证了60m中隔墩的稳定,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本文还简单叙述了地质力学模型的特点,它的关键技术、及本课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水工建筑物中,厂房结构比较复杂,荷载分布如结构自重,不同部位的设备重,以及内水压力和缝水压力等也较复杂,致使厂房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在进行厂房内部应力计算时,厂房内部孔洞重迭,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解,为此往往作许多简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厂房内部应力状态,过去多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结合光弹试验的方法。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三维光弹试验受材料泊桑比μ值的影响较大,而且试验周期长,费用高。三维有限元法受计算程序、计算机容量和网格划分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限制。石膏模型试验在线弹性范围内在理论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左岸厂房坝段深层抗滑稳定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通过建立三峡工程左岸厂房坝段坝基的地质概化模型,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其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典型坝段的滑动破坏机理与稳定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坝基在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从而为该坝段的深层抗滑稳定性安全评价与基础另固处理设计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长江科学院对葛洲坝、四川葫芦口、广东长潭、四川彭水等工程的地基抗滑稳定问题所作结构模型试验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这些工程的工程地质情况都比较复杂,地基中存在有断层、裂隙、软弱夹层和泥化夹层。控制各地基稳定的夹层,其产状各不相同、其力学特性各异。因此各个地基的破坏情况和抗滑安全系数也不相同。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本文综合研究了上述各种试验结果,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文中对相应的试验技术也扼要地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三峡船闸四闸室混合式闸室墙的稳定问题。分析了在船闸闸墙后的岩体中存在倾向闸室的陡倾角裂隙和由两组陡倾角裂隙构成的不稳定岩体——楔形体对闸墙稳定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墙后渗压力作用下船闸闸墙与基岩不同接缝形式的锚杆应力分布规律;闸墙墙体、重力式墙、楔形体的位移情况;在超载情况下船闸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发展过程。研究表明锚杆对闸墙的整体稳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闸墙的破坏主要取决于锚杆和砂浆的极限粘接强度。锚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和最大拉应力出现的部位均与闸墙和基岩的接缝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构皮滩双曲拱坝坝基内的层间错动带和裂隙对坝体位移和坝肩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在超载情况下坝体的破坏形式和坝肩岩体构造面的破坏发展过程,并对大坝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离心机作为一种自重加载的工具是其他任何加载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离心模型试验在岩石力学和土力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我和该文的作者是共识的。但对文章提到的关于离心机作滑动试验(抗剪强度储备)的一些观点及实例所提到的问题,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在此提出与文章作者商榷。因文章提到的是单一滑动问题,这里也仅就单一滑动面而言,不讨论双向滑动等更为复杂的问题。 1.强度储备系数:强度储备系数是评判建筑物是否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除进行理论计算外,往往还必须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加以验证。这里所指的强度储备包括了抗拉、抗压及抗剪的强度储备,但对于基础内存在软弱结构面及缓倾角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