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耸建筑物爆破拆除切口高度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于爆破拆除砖结构的烟囱、水塔等建筑物的切口高度,一般采用建筑物壁厚的1.5~2.0倍,能满足炸高要求,可以保证其定向倒塌。但对于钢筋混凝土等高耸建筑物,由于爆破切口处有钢筋支撑,如果还按此经验取值,则难以保证其定向倒塌。为此,本文根据压杆的强度、刚度要求和稳定承载能力极限,应用钢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钢筋混凝土高耸建筑物的切口高度。其计算结果与列举的工程爆破实践切口高度的取值相吻合,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打底+手工电弧焊(SMAW)相结合的复合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钢和Q345碳钢复合板进行了焊接处理,研究了E2209、E309和E309Mo焊材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不同焊缝区中铁素体的含量与CrEQ/NiEQ比值成正比关系,即铁素体含量越高,则CrEQ/NiEQ比值越大;E2209焊缝中的热影响区组织相对E309焊缝和E309Mo焊缝中更为粗大,但是碳迁移程度相对E309焊缝和E309Mo焊缝更小;合金元素在熔合区存在浓度梯度,但是并没有产生元素偏析现象,由此可见,3种焊材所采用的焊接工艺是适宜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3种焊材的焊缝耐腐蚀性能从高至低依次为:E2209焊缝>E309Mo焊缝>E309焊缝;3种焊材的焊缝区的抗晶间腐蚀性能都较好,其中E2209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速率与2205母材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柱端加载模式进行了4组钢管混凝土柱单边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柱截面空心率和端板连接形式对节点破坏模式、柱端载荷-位移滞回曲线、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都包含端板屈曲变形、M16螺栓出现部分滑移、梁端翼缘屈曲变形、局部栓钉剪切破坏、楼板柱根部出现裂缝和柱边混凝土破坏的过程;平齐端板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加载过程中都未出现屈曲变形或者破坏,说明钢管混凝土柱在较大侧向位移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抵御撕裂和屈曲变形的能力;在相同空心率条件下,平齐端板连接节点柱边缘的裂缝相较于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更少,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正向载荷和负向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平齐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相同端板连接条件下,空心率较低的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正向载荷和负向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空心率较高的节点试件。在极限状态下,4种节点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ξ_c都保持在0. 204~0. 235之间,耗能能力优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并与钢管混凝土柱外加强环节点的耗能能力相当,4种节点试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种不同焊接速度对8 mm厚的800 MPa级建筑用C-Mn钢板进行激光-电弧复合对接焊试验,研究了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的成形、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接接头成形较好,没有出现焊接飞溅、焊渣等;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接接头上下表面的宽度都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焊接速度为120、90 cm/min时,焊缝区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显微组织都为板条马氏体,而焊接速度为60 cm/min时,焊缝上部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贝氏体,中部为粒状贝氏体,下部为先共析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不同焊接速度下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冲击功都要高于母材,焊接速度为120、60 cm/min时的冲击断口表现为准解理断裂特征,而焊接速度为90 cm/min时的冲击断口表现为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关规范,对不同温度下各种规格冻结管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冻结管抗弯承载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其挠度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变形能力降低。冻结管断裂一般都发生在接头处,主要原因是冻结管接头与冻结壁的变形协调不一致,因此,改善冻结管接头变形能力是解决冻结管断裂问题的关键,采用内衬管对焊接头可以改善冻结管接头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取柱端加载模式进行了4组钢管混凝土柱单边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柱截面空心率和端板连接形式对节点破坏模式、柱端载荷-位移滞回曲线、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在相同空心率条件下,平齐端板连接节点柱边缘的裂缝相较于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更少,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平齐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相同端板连接条件下,空心率较低的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空心率较高的节点试件。在极限状态下,4种节点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ξ_c都保持在0.204~0.235之间,耗能能力优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并与钢管混凝土柱外加强环节点的耗能能力相当,4种节点试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