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戎安 《网友世界》2014,(4):83-83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三大剧作之一,自其上演以来获得了学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把这出戏跟同性恋主题联系起来,以至于长期以来,这出戏一直被人们误读。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这出戏的真正主题。  相似文献   
2.
德国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中国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世界建筑》2002,(7):80-84
李承宽先生的一生是伴随着德国现代建筑运动发展的一生,与他同行,我们身临其境地认识了H.波尔兹克。E.门德尔松和德国的“表现主义建筑”;认识了H.夏隆。H.黑林与德国的“精神建构”和“有机建靠”;认识了“虚质核心”的“李空间”;我们通过他可以对德国现代建筑思想的源流和德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窥见一斑。他代表了中国留学者在海外奋斗的一生和由他们所带来的优秀中国文化在推动世界现代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燕  戎安 《山西建筑》2007,33(20):23-24
介绍了关帝庙的故事,结合中关村关帝庙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出了在决策时,一定要秉着一个大原则——“和”,才能实现“人,诗意地栖居”的理想目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古文化街海河楼商贸区城市更新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安  沈丽君 《建筑学报》2003,(11):20-22
本文以天津古文化街海河楼商贸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过程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城市设计中复杂与简单的关系。面对城市更新中复杂的现象,从观察“复杂”入手,经过审慎、严谨、细致的科学分析,在各种纷繁芜杂的现象中去伪存真还原本真,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粗取精理出条理,为城市找出可持续发展明晰的演进途径,并为城市重新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简洁清晰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湿器销售量大幅度上升,因而使用加湿设备所产生的能耗将逐渐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建筑能耗形式。为了解北方地区冬季住宅室内空气干湿情况及相关能耗状况,我们对北京市100户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而分析并推算出冬季采暖期间北方家庭使用加湿器所消耗的电能。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新型无需耗电的空气加湿技术,也对家庭中各类空气加湿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记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德联合教学试点班”的整个组织过程,总结了教学中的几大创新点——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组织方式,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双语教学的大胆实验,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针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不足,将东、西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教学体系进行融合,开创了中德联合教学的开放性国际教育新模式,同时指出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应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相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德国现代建筑运动中新建筑思潮的寻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建筑师》2004,(1):62-77
建筑师必须浪漫地发挥其对形式直觉的想像力去创造建筑空间,进而理性地判断其方案的可行性。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建筑理论对其创作行为的辩证支配关系。新建筑的出现乃是由于新思想,我们关心的不仅是形式的演化或建筑流派,而是产生这些形式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过程;我们关心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历史,更关心的是建筑思想的发生、演变和发展过程。我们研究一种建筑现象,不仅要知道人们做出了什么,而且希望了解人们想过什么,这种想法是如何产生的;要从哲学理念和伦理观上去研究。一位中国建筑学者李承宽先生亲身经历了德国现代建筑运动和现代建筑思潮的发展过程,以他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为线索,笔者对德国现代建筑运动和建筑理论发展的有关资料多方查询、整理成文。文中就欧洲对建筑本体论和建筑本质概念进行了探讨;对空间本体论的研究,“时间-空间”四维连续性理论,建筑创过程中的格式塔理论(Gestalttheorie)和格式塔的质量标准展开了讨论。文中介绍了奠定新思维的基础:“生命哲学”、“价值伦理”.“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等哲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所起的作用和构成的思想架构。文中介绍了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的”将人拟物”或“将物拟人”的“移入情感”、“物我同一”创作思想;介绍了德国“有机  相似文献   
8.
戎安 《建筑创作》2007,(11):139-145
1914年布鲁诺·陶特在德国科隆博览会创作的"玻璃亭"被后人当作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载入史册。1919年陶特与朋友们的"玻璃链(the Glaserne Kette)"至今仍是一段理想与浪漫的佳话,1924~1930年陶特放弃浪漫的乌托邦幻想,他与马丁·瓦格纳推出了生态城市建筑的雏形:布里茨·豪夫埃森社会住宅区,体现了陶特的理想、观念和改革热情。1933年后被纳粹德国迫害的现代建筑天才们成了蒲公英,飞到世界各地去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9.
张燕  戎安 《中外建筑》2010,(10):101-104
在新太仓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的城市设计中,我们在尊重历史建筑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的保护策略,以新老要素并置的手法展现历史街区在时间上的演变,从而实质性的建立起一个有生命的,而又随着时代的变化生生不息的街区。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地区受灾极为严重,尤以西北部乡镇受灾程度最大.在重创与重生面前,如何尽快恢复该地区村镇人民的生活与生产、重建农村社区和乡镇?重建后的村镇如何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如何既能解决当务之急的灾民安置问题又能兼顾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长远发展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是灾后重建将要面对的重要现实,但所有关注都将从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规划这个焦点上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