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北京市五道营胡同为例,构建涵盖街道与建筑尺度、临街过渡空间、沿街底层特征、建筑立面构成特征、建筑材质与色彩、商品陈设内容方面的微观尺度建成环境要素体系。通过追踪游客与建成环境互动行为,以影像记录并识别建成环境特征,并解释微观建成环境要素组合对游客步行停驻行为的影响机制。据此对北京历史街区街道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市更新项目中导入智能电网系统(SGS)与太阳能分布式发电(SDG)的可能性,探讨了将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可行性。以越南胡志明市为例,提出SDG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框架以及规划相应措施。提出太阳能光伏板系统屋顶安装的4个方案,考虑在城市地区中配置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社区能源系统(CES)设备的城市设计要求,并对导入该系统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通过情景分析评价不同条件下建设SDG系统在规模、目标、设施要求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智慧住宅的设计与建设逐渐成为热点。智慧住宅通过一体化平台管理控制家用电器,并基于功能性的自动化技术创造高品质的生活。通过相关研究综述,解析智慧住宅的设计原则,并与绿色住宅进行异同点的概念区分,对智慧住宅的概念源起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日本的智慧住宅建设为案例,对6处智慧住宅进行了概念实施的比较分析,最终构建智慧住宅的智能化指标体系。智慧住宅概念与绿色住宅概念存在叠合,集中体现在用户关怀、节能节水、响应气候变化的参数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存量型数据增强设计,提出了数据自适应城市设计的理念,倡导将后置式空间测度反馈与规划设计过程进行结合,将长周期的规划设计评估转换为短周期的空间反馈与空间干预,并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落实数据测度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精细化的“订制大数据”的反馈来实现设计方案和空间使用的可持续良性互动.对数据自适应城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基于对城市设计方法沿革的剖析和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各个层级和各个阶段的运用场景,提出了大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机会与挑战;其次,提出了数据自适应城市设计的四个核心内涵、三个阶段的基本流程、两类数据工具;最后以上海衡复历史街区慢行系统设计为例,从实践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数据自适应城市设计方案在存量更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河是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引导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的典范。文章结合新加坡河建设运营的最新动态,一方面回顾了新加坡河滨水空间复兴的历史背景,剖析了引导更新的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框架及其与法定规划的衔接关系;另一方面从公共空间的使用与活化、城市管理、商业运营等维度切入,探讨新加坡河新近成立的"场所营造和地区管理平台SRO(Singapore River One)"及"商业促进地区"计划,对融合多方主体参与、补充和落实城市设计导则、激活滨水公共空间的运营意义与作用。研究发现,新加坡河城市设计导则的弹性控制框架,以及"公私合作促进计划"的综合运用,对我国大城市滨水空间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的兴起,深化了人们在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对现状的精细化认识。城市传感器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为规划设计的后置式反馈和精确描绘分析对象提供了契机。在线平台不仅动态展示城市数据信息,更激发了城市人群个体的空间应变,提供了空间需求信息反馈的渠道,促进了不同角色的交互与沟通。本文提出基于传感设备和在线平台的自反馈式城市设计方法,在搭建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解析数据和传感器类型,划分在线平台的模块,提炼五类应用场景。文章进一步将这一自反馈式城市设计的方法初步应用于上海衡复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实践,提出了空间传感器植入框架,结合多种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形成融合多种功能模块的衡复区信息共享网络交互平台,包括街道慢行指数测度平台、人本观测平台、人迹地图平台、方案宣传展示平台、公众参与平台、人际数据交互感知地毯数据平台等六大版块,并对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