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曾川峰  任坤  张栋 《山西建筑》2011,37(19):71-72
归纳了国内外有关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即理论计算方法、双曲线拟合法、反分析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法、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沉降预测及数值模拟,并对各种预测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确定合理的堆载方案和堆载时间。  相似文献   
2.
曾川峰  张银祖 《山西建筑》2007,33(27):279-280
运用土力学中的地基土应力原理,通过一系列数学推导,将铁路路基土的应力表示为随路基深度和时间变化的函数,使之能够成为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的程序,为铁路路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路基设计作铺垫。  相似文献   
3.
曾川峰 《通讯世界》2016,(3):208-209
对110kV和超过110kV的电压等级来说,建设质量合格的电缆终端场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而在建设电缆终端场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地基处理。本文主要对110kV和超过110kV电压等级电缆终端场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预测矩形顶管管周摩阻力,进而更加精确地确定顶进力,对矩形顶管的管土接触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注浆效果良好时,矩形管节在泥浆中处于上浮状态;注浆效果一般或土体稳定性较差时,管土接触状态倾向于全接触。在此基础上提出管土全接触、管顶及两侧与土体接触、管顶及一侧与土体接触和管顶与土体接触为4种最有可能的接触状态。分别进行管土和管浆摩阻力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结果表明:管浆摩阻力可以忽略,采取太沙基竖向土压力理论可以较好地预测矩形顶管管顶竖向压力大小,据此建立了不同管土接触状态下的管周摩阻力计算模型。考虑不同管土接触状态,开展矩形顶管顶进数值模拟,通过与工程实测顶进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管顶及一侧与土体接触的假设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到的顶进力与实测值误差分别为13.2%和8.5%。  相似文献   
5.
张银祖  龚辉  曾川峰 《山西建筑》2007,33(31):105-106
根据目前国内外岩体风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从野外肉眼鉴定风化定性标志的研究,以特征指标对岩体风化程度的研究以及工程岩体风化分带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岩体风化的研究现状,并对岩体风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任坤  曾川峰  张栋 《山西建筑》2011,37(18):23-24
采用频域方法对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塔单塔的风振响应进行了计算,通过与输电塔时域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得到了输电塔单塔可以用运算相对简单的频域分析来代替比较复杂的时域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市某超深埋电力隧道顶管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顶管工作井复合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值基本吻合;随着开挖阶段内支撑和内衬墙的施做,复合结构共同作用有效抑制了墙体水平位移向井内增大,下部土体开挖对上部墙体位移影响逐渐减小;而在顶进阶段,顶进反力作用范围内墙体发生向井外的位移,墙体向井外竖向和横向水平变形均随顶进反力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分析工作井后背墙体竖向和横向水平变形规律,表明整体变形为向井外“凸”出的曲面;最后建议距离顶进反力作用中心越近的内支撑设置间隔应越小,且截面尺寸应越大,以提高工作井结构的支护效率和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顶管技术以其不开挖地表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燃气等穿越工程中。顶管施工经常遇到各种障碍物,常用的顶管障碍物处理技术有地面处理技术和地下处理技术两大类,包括竖井开挖技术、钻孔清除技术、慢速磨顶技术、开舱清除技术、套管技术、顶管回退技术、顶进对接清除技术、钻爆清除技术。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了8种障碍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顶管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